哺育母乳十大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缺乏奶水

  1. 母嬰同室:將寶寶放在身邊,餓了就餵她(他)。
  2. 增加寶寶吸吮次數:促使奶量分泌。
  3. 維持餵奶正確方式。
  4. 保持心情愉悅與足夠的休息或睡眠。
  5. 視覺刺激:藉由親子關係刺激,促使腦下垂體分泌催產素,使乳腺內的肌肉細胞產生收縮作用,而能將乳汁排出,保持乳腺暢通,奶水量自然增加。

二、擔心寶寶吃不飽

  1. 不要加配方奶,增加寶寶吸吮次數,乳汁分泌自然增多。
  2. 多補充高蛋白質,不必擔心寶寶會吃不飽、不夠營養。
  3. 保持心情愉悅:不要害怕寶寶吃不飽而刻意添加配方奶,以免影響乳汁分泌。
  4. 附註:只要寶寶的體重及生長曲線增加或寶寶的小便每日6次或以上,代表營養需求是足夠的。

三、寶寶拒絕吸吮

  1. 應依寶寶需求餵奶,不限制餵奶次數,因餵奶時間不對或判斷錯誤會導致寶寶拒決吸吮。
  2. 出生後不要讓寶寶接觸奶瓶以免因吸吮方式不同,混淆而拒絕吸吮,必要時以杯餵或滴管餵食。
  3. 注意餵奶時機與方式,觀察寶寶飢餓暗示,如有搜尋反應或吸吮反應,則表示寶寶餓了想吃奶。
  4. 若乳頭過短、凹陷情形,讓寶寶長期且持續的吸吮,此問題則能獲得改善。
  5. 儘早哺餵母乳:從產檯上就開始接觸。
  6. 調整餵奶姿勢,以橄欖球抱法哺餵可讓寶寶與媽媽乳房貼近,較容易吸吮。

四、一天餵奶多次,感覺體力不足

  1. 理論上,產後的體力足以負荷哺餵寶寶母乳的工作。
  2.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姿勢來哺餵寶寶:正確的餵奶姿勢如搖籃式、橄欖球式、側躺式,可節省體力。
  3. 要依嬰兒需求哺餵母奶:不要24小時都在餵奶,也不要介意一天要餵幾次奶,當寶寶有吸吮動作時才餵食,就不會體力不足。

五、乳頭疼痛、破裂、皸裂

  1. 保持正確餵奶技巧:寶寶不能只吸媽媽乳頭而要含住媽媽的乳暈(因乳暈內有輸乳竇),當寶寶吸奶時舌頭及嘴唇就會頂到媽媽的乳頭,在吸吮時奶水就會自然流出,自然不會乳頭受傷。
  2. 乳頭若破皮且結痂:可暫停一、二餐以吸奶器吸出,再用杯子或滴管餵食,媽媽乳頭如破皮很痛亦可使用乳頭套。
  3. 保持乳頭乾淨:可擠出奶水,塗抹受傷乳頭上並保持乾爽,受傷處會加速癒合。

六、乳房腫脹疼痛

  1. 媽媽應儘早餵奶:讓寶寶不限次數吸吮,以加速乳汁的排出。
  2. 正確哺乳方式:要讓寶寶吸到乳暈,乳汁自然流出,腫脹疼痛情況則可避免或減輕。
  3. 有效排出乳汁:須正確擠奶,擠奶時要擠乳暈而非乳頭,直至乳房不脹痛或舒服,就由寶寶直接吸吮。
  4. 熱敷、冷敷或止痛劑:腫脹疼痛厲害時,可做乳房熱敷或洗溫水澡,以利乳汁流出,等餵完奶後,則可冷敷以減輕水腫,必要時依醫囑使用止痛劑。

七、擔心寶寶吃的不夠營養

  1. 母奶足以滿足4至6個月嬰兒所需全方位營養,只要正確餵奶,營養絕對足夠,因此母親不要太過於擔心寶寶吃不飽或不夠營養。
  2. 除非寶寶體重及生長曲線未增加,再以杯餵添加部分配方奶。

八、寶寶吸乳頭時感到疼痛

  1. 矯正寶寶錯誤的含吸方式:不正確含吸最容易導致皸裂、破皮及酸痛。
  2. 建立母親信心並持續餵奶或擠奶。
  3. 乳頭清洗,避免使用肥皂、藥物性乳液或油膏。
  4. 餵奶後可塗一些奶水在乳頭、乳暈上,促進傷口癒合。
  5. 若念珠菌感染:媽媽與寶寶同時接受治療,方可治癒。媽媽餵奶時勤洗手,則可避免感染。

九、不確定自己哺餵方式正確與否

  1. 餵奶是一種自然而滿足的事,哺餵時若感覺疼痛,就有可能哺餵方式不正確,應立即矯正。
  2. 餵奶的姿勢最好採用躺著餵奶,方便又省力。
  3. 另坐著餵奶可採用搖籃式、橄欖式或改良式橄欖式。

十、上班的公司無哺乳相關設備與措施

  1. 哺乳設施,政府已積極在推動中,就臺北市哺集乳室已設立六十八處,本年內亦有十餘家將會陸續設立。
  2. 若無哺乳設施單位,亦可覓尋單位之隱密空間擠奶,擠奶後將乳汁放於冰箱冷藏,一般奶水於室溫可放置六至八小時,冷藏三到四天,冷凍可存放三至四個月,因此上班族媽媽亦可輕鬆餵奶。


村民留言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純文字,不接受html符號)
    臉書留言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