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籲漁業署正視海洋保育



綠色和平組織於三月三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希望‧升空」熱汽球施放活動,其巨大的標語寫著「海洋保育尚未成功,漁業署仍須努力」;並以手舉板方式排出象徵無魚海洋的圖樣,呈現魚源逐漸枯竭危機,呼籲訴求漁業署正視海洋保育的重要。

過去50年,世界魚群數量減少了將近80%;台灣去年屏東東港黑鮪魚季捕獲量創歷史新低、農曆年民眾愛吃的白鯧魚魚價飆高、近日南方澳的鯖魚變小又漲價……種種跡象顯示,曾經以為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海洋資源正日益枯竭。

中西太平洋提供全球60%鮪魚來源,台灣在此區域漁船近1800艘,為數量最多的漁撈強權,其中9成都是大量捕撈經濟魚類鮪魚,若不做海洋保育,大規模的捕撈活動易造成生態鏈的破壞,導致海洋自體復原力下降,狀況最糟將導致部分魚種瀕臨滅絕。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漁業署雖一再宣稱致力發展永續漁業,但過去在中西太平洋漁業會議(WCPFC)中卻對保育方案態度消極,包括漁業署2009年公開反對設立海洋保育區、2010年又祭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海自由原則杯葛,卻始終未提出任何解決過度捕魚的措施。

顏寧表示:「熱氣球象徵永續漁業意識,正在臺灣發酵上升。我們呼籲漁業署在三月底的中西太平洋漁業會議(WCPFC)中,勿輕視海洋資源枯竭的危機,應支持保育方案,確保海洋資源永續利用,民眾年年有魚。」希望漁業署可以支持關閉袋狀公海設立海洋保育區、禁止使用人工集魚器(Fish Aggregation Device,為破壞性捕魚工具)、減少50%漁獲量等保育方案。

※延伸閱讀:綠色和平官網

【素易徵稿】
素易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suiis.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村民留言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純文字,不接受html符號)
    臉書留言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