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討論區 / 校園職場 / 當練習帶來不完美的時候

討論區/校園職場 文章

主題: 當練習帶來不完美的時候
作者: 墨水心
文 章 編 號: 第 203216 篇
發 表 日 期: 2008/08/10 15:18:30
閱 讀 次 數: 1336
此篇文章 回應:
回應此篇的文章:
推文人氣: (0)


 

書名:「學習,始終來自於人性」       作者:艾倫.南格博士Ellien  J.Langer  .. 出版

當他到達這個星球時,受到燈伕的隆重歡迎。

「早安!為什麼你要把燈熄滅?

「這是上頭的命令,」燈伕回答道,「早安!」

「什麼是命令?

「命令就是我要把燈熄滅。晚安!」

然後他再次將燈點燃。

「可是,你為什麼又要再次把燈點燃?

「這都是命令。」他如此回答。

「我還是不了解。」小王子問道。

「命令就是命令,」燈伕如此說,「這還有什麼了不了解的!晚安!」

然後他又把燈熄滅。

接著他用手巾擦擦他的前額。

「我做的是一個很糟糕的行業。在以前,這差事還算合理,早上我把燈熄滅,晚上再把燈點燃就可以了。在白天,我有剩餘的時間可以放鬆一下,到了晚上,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睡覺休息。」

「難道現在命令改變了嗎?

「命令沒有改變。」燈伕說道。

「但悲劇就在這裡!一年一年過去了,這個星球也轉愈快了,但是命令卻還是不改。」

                                             ~<小王子>,安東尼.聖艾修柏里

天上的燈伕一天又一天地做著他最為習慣熟練的工作,對現在的他而言,這工作簡直成了他的第二天性。然而,這個星球,就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不斷地在變動;儘管每天的例行公事一成不變,但是整個大環境卻瞬息萬變。

無論是教育或任何的訓練上,都有一個顛撲不滅的神話;學一樣技藝,就要熟練到不須經過大腦思考的地步。我曾問我的同事是否關心高等教育?或者是家長是否關心小孩子?學生是否關心自己?每個人對這些問題都持肯定的看法,並把它當作是學習的根本基礎;不論是學習打棒球、開車,或教書,教練都給予同樣的忠告:把基礎學好,讓它變成你的第二天性。但是,我認為這方法正是錯誤的開始。

 

過度學習的技能

在說明我的看法之前,讓我先舉個例子,大家就很容易了解了。之前我提過的那些技能,可能會使人懷疑在做這些基礎練習時的信心。

我在小時候曾參加過一個夏令營,並且在那學打棒球。教練教我練習持球棒的特別握法,他的觀點是,這麼做可以讓我不用勞心,例如我試著要將投來的球打出去時,還可以專注於比賽中的其他事。到了現在,雖然事隔多年了,我的體格還不是很平衡,右手比左手還粗壯,現在回想起來,除了那時所學的握棒方式以外,我是否還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每個人的握棒方式是否也都一個樣呢?

 

想像一下,今天你在美國,以過度學習的方式學好了所有的的基本駕駛技術,然後你去英國倫敦度假,本來在美國車輛都是靠右行駛的,現在卻要變為靠左行駛,在你前面的車輛完全不依你先前的習性在走,而你又要有很敏捷的反應,這時候你是要回到你之前的習性,還是要面對新狀況並有所應變,以避免車禍的發生?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意外往往是因為我們未能對眼前的狀況做出適當的反應,反而都是以先前所受訓練的反射動作來應付。

 

還有一種教師與講師口中所謂的「基礎技能」:把大量資訊分解為小片,以便讓學生有能力一片片地送入口中消化。對於我們這些教師而言,就是要減少並組織資訊,好讓它能變成學生的第二天性。數不清有多少次,我們總是熟練地為一場演講準備資料,或不停教授著一些預先準備好的課程,但從來也沒有注意到,班上同學早就心不在焉了!因為我們總是上些預先準備好的課程,反而因此忘記了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

對學生而言,做筆記可以說是一種過度學習的產物,讓人對課程熟練到成為第二天性,但有許多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在做完筆記後,回過來看筆記內容時,常常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有什麼意義。

旅行最可以讓我們注意到自己的頑固個性。在某些亞洲國家裡,開車是靠左行駛的,而在擁擠的人行道上,不管是在馬路上左邊或是右邊,行人也如車子一般,靠左行走。我到亞洲旅行,走到人群堆裡時,就算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都常常保持警覺,比如靠右走的習慣,如果心不在焉的話就很難改過來。每次我到不同的國家,都會提高警覺,並且跟著不同的規矩來改變。

 

只要我們讓自己一頭栽進某項技中努力鑽研練習,就能讓它變成第二天性,但這是否會導致我們在做這件事時變得不肯用心?當我們過度學習時,是否使得我們學習的範圍變得狹窄?就定義來看,不論對大人或小孩而言,難道鑽研一項新技藝就僅於知道一些枝微未節的事?把我們所懂得技藝冰凍起來是否有意義?為何不把它放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做嘗試?或者讓它在不同的舞台上伸展,以適應我們的能力與經驗?當我們初學一樣技藝時,當然要按步就班來,注意到每個細微的個別步驟;但如這樣的訓練變成了過度學習,我們就無法看法事情個別的內容,然後,我們會發現到,就算是一丁點的改變與調整都是很難的。

 

填鴉式地把基礎學好與不加思索的學習態度,注定了一個人的平凡;或者至少也會剝奪一個人的最大潛能,讓人的潛能無法發揮到極致。

 

不論是在學院上、在運動場上,或在藝術上,大多數人所學的都不是屬於自己的技藝,也不是專家的方法。我們實際操作的一些規則與基礎,都只是一般大眾所接受的真理而已,而不是因應我們個人的狀況與能力而有的。如果我們不加思索地全盤接受,就注定永遠無法超老師的能力了。即使我們很幸運,能接受正規的專家所傳授訣竅,但心不在焉的學習態度仍然無法讓這個訣竅變成自己的。

 

誰的基礎?

我們對「基礎」這個重要觀念可能要打上問號。所謂的基礎技藝只是制式的標準動作,雖然有時候它對大多數的人都很管用,但有時候它對某些人卻是一點也不適用<例如:網球拍的握法對斷指的人,閱讀的方法對盲人,可能都不適用>。

 

在課堂上,用一套可以適用於所有人的標準來教書,對老師而言,會方便許多,因為老師可以不必懂得太多,因為一成不變的例子讓學生少有討論的空間,並且較容易產生對權威的服從。然而,要在同一時間裡對許多學生做個別化的訓練,似乎又是不可能的。

不過,總是有辦法讓班上那些充滿潛能的學生用心學習基礎的技藝,這個研究能轉向的基本理由是奠基於:我們相信,從「事事專精」到「專擅一事」,都是在同樣的基礎下作不同的的運用。

 

 

 

<心得>

~這一篇文章好不容易地「看懂」它所講的意思。^^

閱讀時,雖說它文字平易近人,其中所談到的初學新東西之被教兩者利害關係,妙不可言地存在著些微的關連,是否該為我們作為片刻的沈思與檢討呢??

 

文中作者運用大家所熟悉的童話及生活實例來引導出他的疑點,讓我這個自小愛看各國童話的人,竟發覺到原來「童話」所代表的意涵,是傳述著對於某些事情看法,但經由本書作者點出後…重新產生另一番深思熟慮後的思考方向與學習認知,一改我對不甚喜好的事物有了新的想法。

 

以往,在學習任何東西一如作者講的「不加思索地全盤接受」。事實上,被接受的學習方式很難在我心裡萌生出「迫不及待、想了解」的念頭,除非很有「興趣」、很好奇的想法才會促使我開始認真地研討…並加入些許的個人意念於感興趣的事物裡。生活嘛,本來就是如此~

 

與大家分享這本書之其中一篇內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圖書館借閱喔!!  ^+++^

 

 http://www.wretch.cc/blog/gn2010


發表  回覆   引用  推文  相關  精華區  轉寄  板公告
Re:新竹蓮華素食餐廳和閣家齋 (作者:捲心餅)
奧運餐飲執行杜蘭透露近20%的運動員是素食者 &nbs (作者:樂芙Love)


猜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內容: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