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 動物展演是娛樂或教育?從遊客餵食動物談起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動物展演是娛樂或教育?從遊客餵食動物談起
2022/01/05
點閱率:658

作者:蔡育琳(關懷生命協會記者)


屏東海生館內,遊客穿著防護衣餵食企鵝。(來源:海景世界公司網站)

屏東海生館原本就有餵食解說活動,由工作人員餵食動物,遊客隔著玻璃觀看,最近又推出新活動,讓遊客餵食企鵝並合照,每人收費3700元仍一票難求。由此可見民眾對於餵食動物的興趣高昂,也難怪業者不斷推出相關活動,但在遊客和業者都滿意的同時,是否想過對動物會有何影響?

屏東海生館的主管單位是教育部,自2000年委託海景世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至今,成為國立社教單位委外經營的第一個合作案例。依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組織法》所述:「教育部為辦理海洋生物科學研究、推廣海洋教育,提升社會海洋資源保育及永續發展觀念,特設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這次餵食企鵝的報名網頁也寫著:「讓更多人了解企鵝生活的習性,進而保護愛護動物等教育意義。」

在動物展演的場所讓遊客餵食動物,算是推廣海洋教育、保護愛護動物,還是消費娛樂?或許每個人有不同見解,但就實際而言,餵食動物需要專業能力,即使專業的工作人員也可能出差錯,過去曾發生的遊客傷害、動物傷害,擺在利益和人氣之前,似乎就很少人會記得。本文從遊客餵食動物談起,探討幾個影響的層面,希望大家對此有更多思考,不要餵了牠反而害了牠。

台灣的動物展演餵食活動


遊客搭乘籠車,觀看獅虎餵食秀。(來源:六福村網站)

餵食動物的活動在台灣相當盛行,從公私立動物園、動物觀光農場、海洋動物展演場所都有,在此舉幾個例子介紹:

●屏東海生館:「我與企鵝的0.1毫米」企鵝飼育照護體驗活動
曾有白鯨餵食演出,後來取消,館方於網站說明:「因應流感防疫措施及生物安全考量,並避免人畜共通疾病傳染,白鯨餵食解說活動於98年9月份即取消。」如今推出遊客餵食企鵝活動,是否這些原因都不存在了?

餵食企鵝活動中有一條規範:「參加活動前七日不得接觸、餵食及進出鳥禽類相關場所,並簽署疾病及接觸史切結書,避免攜帶潛在危險病菌入缸,危害企鵝安全。」雖有如此規定,但就像新冠病毒的疫情調查,有人不記得自己去過哪裡,或是不願意完全透露,政府都未必能徹底查明,更何況是海生館?

●六福村:勇闖猛獸島
活動介紹寫著:「喜歡追求感官刺激的朋友,千萬不可錯過...這一次,換猛獸來圍觀你!」不提教育或動保,完全就是找刺激。從相關影片所見,遊客搭乘鐵籠車進入猛獸區,觀看獅虎等動物,由工作人員餵食已處理過的肉,遊客不會餵食動物,僅在籠車內觀賞或拍照。

●飛牛牧場:牧場體驗
幫牛媽媽擠奶、餵小牛喝奶、鴨鴨大遊行餵飼料。場內有餐飲服務,包括喝牛奶、吃牛肉,也就是在觸摸、餵食動物之後,無論感覺是可愛或好玩,隨即把動物當成食物。

鹿境:餵食梅花鹿
號稱墾丁小奈良,設有飼料自動販賣機,讓遊客餵食、觸摸梅花鹿。鹿境提醒民眾,梅花鹿是一種有「社會階級」的動物,對於新來的鹿隻可能會碰撞,有時會把小朋友當成新的小鹿,請家長務必保護好小朋友。

羊咩咩草原-大臺北都會公園、浮洲河濱公園
主管單位是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在每日上午及下午兩個時段,提供牧草讓民眾餵羊。根據新聞報導,曾有流浪狗闖入攻擊羊,也曾因遊客亂餵而讓羊生病。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餵食大攻略∼邀你一起來陪吃
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餵食時間,動物園提供相關資訊,請遊客依照時間前往參觀,由工作人員餵食,遊客在外觀看。如此規劃看似比較重視動物福利,然而遊客的聲音、拍照、觀看,仍然可能造成動物的壓力,動物想要進食就難以躲藏。

其他國家的動物展演餵食活動


澳洲的鱷魚灣,提供釣鱷魚及水中觀看活動。(來源:Crocosaurus Cove IG)

除了台灣,動物餵食秀存在於世界各地,種類繁多,僅舉幾例介紹。

●澳洲:鱷魚灣(Crocosaurus Cove
遊客可另外付費釣鱷魚(Fishing for Crocs),用一根竿子及繩子吊著肉,鱷魚從水中跳出吃肉。也可進入透明的死亡之籠(Cage of Death),在水中觀看鱷魚。

●香港:海洋公園-餵飼企鵝、海豹
公園精彩體驗-與動物親上加親,遊客可親手餵食動物。

●新加坡:新加坡動物園
包括餵食大象、犀牛、長頸鹿等動物,網站文案寫著:「Feel the excitement as the animals eat out of your hand. All proceeds will help to fund our wildlife conservation efforts in the region. 感受動物從你手中進食的興奮,所有活動將有助於贊助我們在本地的野生動物保育。」還有與紅毛猩猩共進早餐的活動,並可與紅毛猩猩家庭合照。


看到小朋友餵小老虎喝奶,令人擔憂兒童是否會對動物產生錯誤印象。(來源:Safari World FB)

●泰國:賽佛瑞動物園(Safari World,Safari原意是狩獵旅行)
餵食長頸鹿、鸚鵡,餵小老虎喝奶。搭乘鐵籠車,觀看老虎及獅子餵食秀。另有海獅餵食表演、紅毛猩猩拳擊表演等。

●泰國:猴城-華府里(Lopburi)
根據報導,華府里約有6000隻猴子,當地會舉辦猴子節,推廣猴子觀光。新冠肺炎造成遊客及餵食減少,猴子因飢餓而暴走,加劇人猴衝突。地方政府重新啟動絕育計畫,初步預計絕育500隻猴子,但捕捉不易,另有民眾提出要驅逐猴子。

●日本:奈良公園-餵食鹿
奈良公園裡有1200多頭鹿,吸引許多遊客購買鹿餅餵食,根據2020年的一則報導,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鹿群少了遊客餵食,回歸野性與「自然食」,也就是吃草,對鹿餅失去興趣。2021年另一則報導則說,鹿群變得消瘦而且暴躁,與遊客發生衝突,還開始吃塑膠袋、零食包裝袋,出現食物中毒或死亡的現象。

餵食動物是專業學問


民眾撿到一隻虛弱的白鼻心幼獸,獸醫師餵牠喝完奶,還要催便、催尿。(來源: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FB)

從以上介紹可以發現,餵食動物的活動有不同形式,只要能吸引遊客就會存在。但很少人會注意或在意,其實餵食是一門學問,需要專業的知識與能力,並依照動物情況隨時做調整。

臺北市立動物園曾做過介紹,為了延長鳥類的進食時間,保育員將水果切成大塊,固定在棲架上方便牠們採食;為了預防動物挑食,將食物打成泥狀、切成小丁、捏成窩窩頭形狀,讓牠們察覺不出而吃下肚。還有動物出現刻板行為,保育員就把食物分成好幾份,裝進朽木或竹筒裡,讓動物必須挖掘以取得食物,藉由行為豐富化的輔具、少量多餐的調整,減緩緊張情緒。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也曾表示,「餵食」20%是給食物,80%則是觀察動物,看牠們的精神狀態、有無受傷、掉毛、刻板行為等,所以餵食不只是餵食,而是了解動物的方式。有時餵食還會搭配動物訓練,以協助獸醫診療,例如檢查口腔、採血、注射等,訓練過程依物種及個體狀況調整,需要極大耐心。

由此可知,對動物的餵食內容及方法都很重要,還能發揮其他作用。然而遊客餵食動物的情況不易管控,可能會破壞動物的正常飲食習慣,或是造成動物搶食、過度進食,甚至吃進不該吃的東西。例如2014年的一則新聞「廈門動物園黇鹿被撐死 胃中取出4公斤塑膠袋」,就是因為遊客丟棄的食品包裝袋,讓動物誤食而死亡。

違反動物天性的餵食方式


觀光農場常有餵牛喝奶的活動。(來源:飛牛牧場網站)

遊客餵食動物的食材例如牧草、飼料、蔬果,或是蟲、魚、肉等,都算是動物本身需要吃的食物,然而擠奶、餵奶這兩件有關聯的事,卻是完全違反動物自然天性。《動物展演管理辦法》第18條提到:「展演動物者飼養、照護展演動物時,應遵守下列事項:一、提供符合動物習性與其生理狀態之飼養環境、食物、營養、照護方式及必要之醫療。」

若依照動物的習性及生理狀態,小牛、小羊應該自己去吸媽媽的奶,而非讓遊客拿奶瓶餵奶,牛、羊媽媽的奶也應該讓孩子吸食,而非讓遊客伸手擠奶。無論業者打出什麼名義、遊客達到什麼體驗,其實這就是一種娛樂,建立在動物親子分離的痛苦上。

動物世界中,除了失去父母的幼小動物、受傷生病的動物,基本上都可自行進食,不需人類餵食。新竹動物園曾有一隻馬來猴寶寶,因母猴不願照顧而由人工餵養,每2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由獸醫師和醫療志工輪流照料,並需記錄飲食及身體狀況,其中之辛苦與專業程度,絕非遊客的餵食可比擬。而遊客在餵食動物的過程中,若以為照護動物如此容易,對動物的認知就太過淺薄。

除了在動物展演的場所,如果民眾習慣、喜歡餵食動物,在其他地方也可能餵食動物,因而改變動物的習性及命運。2020年在英國的諾爾莊園(Knole Park),雖有規定不能餵食,仍有遊客拿胡蘿蔔餵鹿,這隻鹿開始接近人類,出現攻擊的現象,最後被槍斃。管理員表示:「因為當被馴服的動物被大眾不斷地餵食,牠們會成為滋擾和危險,所以必須解決牠們」。

餵食動物的影響層面


餵食動物是否成為拍照的一種手段?(拍攝:蔡育琳)

在動物展演場所餵食動物,有可能發生意外傷害,不只是遊客,即使工作人員也會受傷,舉例如下:

2005年,新竹六福村:餵食棕熊慘遭攻擊 六福村工人不幸喪命
2017年,桃園味全埔心牧場:母抱1歲兒餵馬 手指竟遭咬斷
2018年,奈及利亞一處私人動物園:14歲男童「餵食」獅子!意外被當食物遭襲擊啃食慘死
2020年,中壢「羊世界」牧場:2歲童牧場餵食斷指 疑兔子吞下肚

除了這些實例,觀念上也有負面作用,那就是將餵食當成娛樂,把動物視為工具。在動物表演的節目中,常見工作人員以食物做獎賞,這也是訓練動物的一種方式。觀眾看了很容易會認為,餵食可以操控動物,而當遊客自己餵食動物時,大多會拍照留念,就拿食物吸引動物,以達到擺拍的目的。

當餵食動物成為一種娛樂,也透過網路傳播到全球,有些例子會讓人稱讚可愛,但也有些情況讓人為之驚恐。在Youtube搜尋「活體餵食」就會出現許多影片,包括某些動物園以活體動物餵食,還有民眾自己飼養動物,拍攝活體餵食影片上傳,引發好奇觀看、尋求刺激等反應,也曾登上新聞「幼兔餵巨蜥網友撻伐 動保處:殘忍但沒違法」,甚至可能成為某些人吸引注意的方式。

對於動物展演的省思


動保志工餵小狗喝奶。(來源: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FB)

許多人有親近動物的欲望,當動物從我們手中進食,可能真的會有驚喜或療癒感。然而動物因此失去自由,還要被業者訓練,無法展現自然天性,只為了滿足遊客的各種欲望,不管那欲望是體驗、樂趣,或是操控、戲謔。

對於野外的動物,我們最好的保育方式就是不接觸、不打擾牠們,盡可能的保護自然棲地,也就是保護動物的生存空間。而在圈養動物的場所中,民眾與動物需要互動嗎?是人類需要,還是動物需要?進食可能是牠們唯一僅存的樂趣,當我們從餵食得到樂趣的時候,是否剝奪了動物自由、平靜進食的權利?

其實民眾若想親近動物,可以到各動保單位、協會擔任志工,或參與相關活動。落單的雛鳥、幼貓、幼犬,或是受傷的野生動物等,都需要人工的細心照顧。動物展演場所、動物救援收容場所,都有圈養動物之事實,但兩者目的不同,展演場所注重營利及娛樂,救援收容場所則是希望幫助動物。例如澳洲的阿德萊德動物園(Adelaide Zoo)是一個非營利的保育團體,他們提供一日飼養員的活動,民眾可買票在園內停留8小時,清潔場地、準備食物、餵食動物等。

如果動物展演場所只會吸引客源、謀取利益,那就是一個不尊重生命、違反動物天性的遊戲場所,不該以動物保護、生命教育做為包裝。而我們選擇哪一種親近動物的方式,其實也代表自身的出發點,是為了趣味體驗,還是為了動物著想?動物展演若有意義存在,應是讓我們反省在這些行為背後,動物付出了多少代價,我們又得到了什麼啟發,是否能從自己改變,並促成更多改變。




作者》 關懷生命協會

民國八十一年初,由此「挫魚」因緣,有心之士全力成立組織,有計劃地作長期性的教育宣導,把「愛護生靈,珍惜物命」的觀念深植人心。於是熱心響應並成立「關懷生命協會」。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