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李偉文 的專欄 / 如何增進閱讀的理解力?

李偉文 的專欄

如何增進閱讀的理解力?
2020/07/21
點閱率:633

最近才知道台灣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學期開學時,都要拿行李箱去裝教科書與參考書(或者美其名是補充教材)。令人訝異的是,數量最多的居然是國文科,每個學生每學期大概就有十一、二本左右,嚇了一跳的原因是我以為國文科除了課本,最多就一到二本的參考書,哪要十多本?而且還是從學校老師手中拿的補充教材,還不算自己到書店買的參考書與測驗卷呢!真是太誇張了。

這跟我十多年前知道台北市至少超過一半的中學生到補習班補國文一樣令人驚嚇。

其實我知道現在的中小學生國文課本編印得比我們五十年前還要精美多了(這是廢話,時代在進步嘛),但是內容編選的方式沒有多大的改變,比如仍舊是依一定比例分配的古文或現代散文,新詩或古詩。

會知道的原因是因為我有四篇文章被選進中小學的國文課本(目前還有二篇預計選入,在教育部審查中),所以手上有幾本課本。另外這些年來至少還有二、三十篇文章陸續有出教科書的出版社跟我聯絡,希望授權收入補充教材或習作中,因為我手邊沒有保留(出版社大多也沒有寄贈),所以究竟收入了多少篇?在那些書裡?其實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不過有那麼多的補充教材,以前倒是沒有注意。

為什麼要增加學生那麼多負擔?每學期十來本的習作,對閱讀理解能力有沒有幫助?

我猜想是因為國文科的大考考試方式改變的關係,因為大考強調素養、閱讀理解力,不再只是把學校課本鉅細靡遺背誦下來就可以得分,而是必須能夠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講白話就是考題不會按照課本內容出,所以老師只好要求學生大量閱讀來增加應付考試的能力,這些補充教材就因應而生。

可是當學生囫圇吞棗地寫完一本又一本的習作與一本又一本的補充文選,有用嗎?

我覺得有沒有用是存疑的,但首先閱讀的樂趣就在這些類似教科書的文章選集中破壞殆盡,所謂類似教科書的意思是那些習作也是各類題材的大雜燴,而且基本上都是沒有系統或主題的短文(通常是去頭去尾,只取其中數百字),這種方式用來當作考試出題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若要藉此培養閱讀興趣就是緣木求魚了!

至於更重要的問題是,究竟所謂「大量閱讀」有沒有辦法增加閱讀理解力?其實效果也是存疑的。

當然,大量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認識是沒問題的,但是對閱讀理解力不見得能同步增進。就像近年網路流行的說法—「劃錯重點」,有好的理解力的人,不會劃錯重點,也就是不會誤解別人的意思,也知道這段話,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什麼。

我們都有經驗,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不是每個字讀過就知道,就像我們第一次看從未接觸過的學科時,會有「每個字都懂,但合起來是什麼意思?」的迷惑。

換句話說,真正的理解能力,要有「思考」的過程,而思考的訓練,是須由老師設計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去抓到文章重點,然後跟已有的經驗或已經理解的事物去比對,尋找共同或差異點 (這就是所謂思考的歷程)。

更仔細地講,藉由文章(或考題、或社會議題…)引導孩子思考,首先老師要先思考這個文本,找到重點,然後就像玩比手劃腳的猜謎遊戲,透過一些暗示(設計問題就是提供暗示),讓他們一步一步找到正確解答。

假如「思考力」可以被訓練,就是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引導著孩子,然後他們就會模仿老師的思考歷程,最後他們也就能夠自己思考了。

結論是,如果老師只提供學生最終的標準答案,沒有經過中間一步一步推理,一次又一次尋找答案、設想不同的可能性的過程,是沒有辦法提升真正的思考力。




作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也是一位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專欄見於各類報章雜誌,亦出版許多著作。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