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李偉文 的專欄 / 家庭教育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李偉文 的專欄

家庭教育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2018/10/05
點閱率:744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令人焦慮的不確定時代,壞消息太多之下,許多擔心孩子未來競爭力的家長,逼迫著孩子奔波於補習班,才藝班或訓練營隊之間,盯著成績數字或獎狀看,反而會忽略了孩子中成長最重要的東西—生活的熱情,主動積極的態度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甚至是懷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

我們都知道全球化時代最大特徵就是變動迅速,各個學門、各種產業,所謂「典範轉移」的速度非常快,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往往三年、五年之後,就完全被淘汰了,未來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或工具,根本還沒發明,我們如何教導孩子現在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回歸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根本的人格特質與生活習慣的養成,可能反而是最重要的。

或許大家都被「世界是平的」那種全球化高度競爭的壓力嚇到了,所以不知不覺中在孩子成長各個階段,都以贏過別人為核心,認為打倒同學才能擠進名額有限的明星學校,也相信唯有好學校、好資歷,才能搶奪那職位稀少的好工作。

當孩子的學習是這麼功利、這麼目標導向時,學習的快樂和主動追尋夢想的動力,便蕩然無存了。這是非常可惜,也令人引以為憂的現況。

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已和過去不同,只爭取好成績、好學歷,不見得在職場上會有比較好的出路。因為未來的世界,是專案工作型態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跨領域與他人團隊合作,因此,教育孩子擁有一顆能理解別人、同理別人,為他人設想的心,反而能提高子女未來的競爭力。

如果不談競爭或找工作這麼現實功利的面向,我們教育孩子最終不是希望他們有個快樂、幸福的人生嗎?如果子女能合宜的展現體貼、仁慈的特質,相信他的人緣一定會比較好,與他人相處也一定比較愉快,那麼即使他一生成就非常平凡,也會生活得快樂與自在。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或慈悲心並不能只是用嘴巴來講,也很難用課堂上的教材或考試測驗來檢視,只有從具體的生活實踐、社區參與,或社會關懷中來養成。

當孩子對社會的關懷與付出愈多,他將發現原本世界那麼大,會更主動探索求知,並從實踐中體悟生命的意義,進而明白讀書是為了增進自身能力,服務奉獻。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念書。

教導同理求,讓孩子具備溫暖、體諒、關懷別人的人格特質,對於人際溝通與協商能力的培養,也是一種助力。以下有三種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具有同理心。

方法一:帶領孩子觀察他人情緒

孩子競賽獲得冠軍,父母除了跟他分享喜悅外,也需試著提醒孩子觀察其他參賽者的情緒。

孩子經由觀察別人的感受,會了解到自己的反應,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而有更柔軟的同理心,並於應對進退間,學習顧及他人的感受。

方法二:要求幫忙、參與家事

父母要求孩子參與家事,或請孩子幫忙時,不僅會讓孩子體會爸媽的身心狀況,在過程中,孩子也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去照顧別人,而學會給予、付出關心。

方法三:陪孩子共讀書籍與電影

勾起孩子關讀小說的興趣,或挑選好電影、日劇,陪孩子一同欣賞,也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父母需想方設法讓子女喜歡看小說,且是看有深度人性刻畫與情緒描述的讀本,孩子藉由閱讀,投射到書中的主人翁裡,感同身受。

挑選優質、熱血的電影與,陪孩子一起看,是另一個好方法,跟子女一起「專注看」電影,能讓孩子融入電影氛圍中,與劇中人物共嚐喜怒哀樂,一同面對生命困境的選擇、挑戰,並克服難關。觀嘗電影時的情境感受,將來會成為孩子面對真實世界,感受不同際遇生命(例如肢障者、被霸凌者)的同理來源。




作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也是一位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專欄見於各類報章雜誌,亦出版許多著作。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