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李偉文 的專欄 / 不可錯過的「建築慢慢」紀錄片

李偉文 的專欄

不可錯過的「建築慢慢」紀錄片
2022/08/01
點閱率:367

這是一部很難得的紀錄片,因為要在八十分鐘之內,完整表達出四位傑出建築師畢生的努力與實踐的理想、訪談、作品介紹,在高含量的訊息與概念裡,還能拍得這麼富有詩意,真的非常不容易。 四位建築師裡我認識兩位,雖然他們以專業切入社會的角度完全不同,但是他們懷抱著高度理想,卻有能耐得住煩瑣的一步一步實踐的個性,卻是完全一樣的。 感謝陳芝安、謝欣志兩位導演讓我們看到,在紛擾功利的的社會中,還有這些人始終不放棄地努力著。 五月中在台灣疫情爆發前一天,誠品電影院裡的首映會看到四位建築師現身,當時就在想如何讓更多人看到這部紀錄片。 也要謝謝公共電視開放一個月,大家疫情宅在家可以上網免費看。(連結)授權:本節目由公共電視提供 播放期間:2021年06/1 - 06/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vkinr3qxY

最後也附上前年我在蘋果日報專欄寫文章,介紹江文淵建築師的「都市造山運動」。

都市裡的造山運動―蘋果日報名采專欄

我住在台北盆地南側的丘陵上,清晨與黃昏經常坐在陽台望著群山圍繞的城市,想起數百萬年前,地球板塊撞擊形成所謂造山運動,台灣隨著歲月一吋一吋浮出海面,創造出世界少有的高山島嶼。

在群山圍繞與狹小的沖積平原上,聚集了超高密度的人口,在為生活奔波中,不管是來自工廠排放的固定汙染源,車輛的移動汙染源,還是隨著季風來自境外的粉塵,壟罩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這是現下台灣民眾最害怕的致癌物,因為我們無法遁逃。

因此,朋友來到山上找我時,最羨慕的就是清新的空氣了,但羨慕歸羨慕,大多數人因為上班時間不像我這麼彈性,也只能困在都市中忍受糟糕的生活環境。

最近接連兩天跟半畝塘環境整合公司的創辦人江文淵建築師有幾場的演講與對談,發現他提倡的都市造山運動,或許是當代環境問題的解方。

想像都市裡每一棟高樓大廈如果都變成一座座的山?山上有蝴蝶蜜蜂,有樹蛙有螢火蟲,人跟其他生物可以共享同一個生活空間,樹可以過濾空氣,可以降溫固碳,在這充滿生命的居住空間更可以成為我們身心安頓之所在。

把自然帶回都市,因此人也就生活在自然中,這不是夢想,而是真實可行的方案。一棟佔地不算太大的二十多層高樓,居然種了一萬多棵灌木,兩百多棵比樓層高的喬木,綠涵蓋率幾乎可以達到三倍,換句話說,開發一塊地蓋一棟讓人類居住的房子,卻同時還給地球三倍大的綠地。

很難想像住在都市,十二樓高的房子裡,朋友說他每天是在蛙鳴聲中入睡,鳥鳴中醒來,煮菜時就到陽台採摘些蔬菜香料。回家時在地下室停好車,若不想搭電梯直接上樓,可以從地下室沿著溪流濕地,走在宛如森林步道般的小徑盤旋而上,回到十多樓的住家。

走在這棟彿如一座山的建築,很訝異都市高樓建築冷硬的結構,居然能毫不勉強地形成這麼豐富的生態系,不禁讚嘆大自然的生命力,也讓我重新樂觀了起來,只要留給大自然一點空間,祂很快就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回報,江建築師跟我說,蜻蜓青蛙大概三個月就回來了,較難的螢火蟲半年左右也出現了。

想起有位作家寫的:「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蒼意旨盛行之處。」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我們搶佔所有的空間,也把住家陽台加蓋成室內,擺滿我們從百貨公司買來,或許從來也用不到的名牌消費品。

我們為上蒼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當我們歡迎自然生命與我們共享這個世界時,他們也將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更悠遠恆常的喜悅。




作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也是一位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專欄見於各類報章雜誌,亦出版許多著作。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