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作者:周怡汝(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廣播節目:《派特的幸福札記》2022-01-17(一) 主持人:動物輔助治療師葉明理老師 與談人: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台灣動物與人學會理事長/關懷生命協會扎根教育平台召集人 吳宗憲老師
簡介: 從小對參與公共事務有濃厚興趣的吳宗憲老師,出社會後相繼在陸委會和台南大學任職,因家中愛貓Cookie離世,後來又看見愛心媽媽和動物保護夥伴的迫切需要,義無反顧一頭栽進動保行動中。 2013年召集幾個愛動物的獸醫及老師學生們成立了「動物當代思潮」(後來轉型成「動物與人學會」),在臉書粉絲團和奇摩上設置專欄分享,運用專欄的方式言簡意賅地將深奧的動物保護議題與民眾做宣導。身兼行政管理學術專業與動保運動十餘年的宗憲老師運用自己政治學專業補強了台灣動保界在政策倡議上的不足,幾年下來,發現動保推廣的工作應扎根在「教育」之上,於是宗憲老師承接了「關懷生命協會動保扎根教育平台」的召集人工作,組成教師共學團隊,編寫動保教學指引,每年暑假舉辦教師研習營和動保教案比賽,於協會官網上無償提供教案下載,成為國內建置動保教育教案資料庫的重要推手之一。 動物保護議題包含同伴動物、動物展演、經濟動物、野生動物及實驗動物等,目前台灣的動物保護教育是以融入教學方式「藏」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十九項議題當中,希望未來動物保護教育能獨立成為第二十項議題,這是宗憲老師和動保團體仍在努力的方向。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宗憲老師是如何運用公共政策結合動保扎根教育的歷程! 題綱:
訪談內容: 葉明理老師:歡迎在大學任教與關懷動保議題上雙軌並行的吳宗憲老師,他不僅是在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擔任教授,還是台灣動物與人學會理事長,並且是關懷生命協會扎根教育平台召集人,要請吳老師多跟大家介紹扎根教育平台是什麼?是如何與動物結下不解之緣? 吳宗憲老師:其實我從小到大只對政治學有興趣,大學畢業後在陸委會工作,希冀幫助弱勢,工作卻跟期待不同。因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太太)養了一隻叫Cookie的貓開始接觸小動物,才意識到動物跟人的情感那麼接近,有一次帶Cookie去看醫生,看到愛心媽媽為了救車禍的小黑狗在籌錢,我便把身上拿婚紗照後僅剩的3000元全數掏給她,殊不知兩週後,愛心媽媽跟獸醫院要到我的電話打給我,說了一句「原以為只有我在幫助小動物,沒想到有人願意在沒任何條件下掏錢幫我」,這句話很打動我,覺得從事公共事務的熱情從這個地方找到了。 葉明理老師:有需要自己幫忙和能有影響力。 吳宗憲老師:對,後來也很幸運,博士畢業後到學校教書,經過一陣子掙扎,因為學術圈當時對動保議題不是那麼友善,也是怕會失業,是經歷了家中Cookie過世,想為動物做些什麼,便開始了義無反顧的動保生涯。從動物政策研究開始,剛好工作關係接觸很多議員、立委等政治人物,就開始聯繫探討流浪動物等議題,後來慢慢接觸很多動保團體、NGO組織,議題開始從同伴動物到經濟動物、實驗動物、野生動物,也堅持了十幾年了。 葉明理老師:宗憲老師的掙扎我也經歷過,加上我們個性反骨,當使命感來的時候就是拋頭顱灑熱血去做。 吳宗憲老師:但是和以前的個性不同,我們學政治學管理的一定是很理性,算清楚了才去做。 葉明理老師:是,我定義動物為毛天使,是鼓勵人感動人的能力,也是我們各方面的老師,還沒聽說進來幫助動物的人後悔過。過去不是動物相關科系的人根本很難跨足,也沒有門道,現在慢慢演變成有交流的機會,所以不要忽略自身的養成教育,也許我們不在主流內的專業領域,卻是議題內很需要的一塊拼圖。像我們都是對於人的遊戲相當排斥,才會接近動物,您的加入真的是動保推動很重要的力量,帶動很多不同領域年輕人涉足動保議題。過去以為要到退休才有機會帶動物到醫院去,沒想到現在就有機會做動物輔助治療,看到動物保護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成立,還能談零安樂死(零撲殺),而且現在教的學生已經有「認養代替購買」、「領養不要棄養」的觀念。過去十幾年來請問宗憲老師是如何推動動保的呢? 吳宗憲老師:一開始接觸是以「管理」的角度思考公共策略,以及資源應該放在哪裡,初期是把重點放在動物保護的主題研究,沒有涉及過多的公共事務,後來發生桃園簡醫師自殺的悲劇,我又開始結合同樣愛動物的夥伴,討論在政府人力資源管理中碰到這樣的問題到底要怎麼解決?但是,政策領域在動保這一塊真的起步不易,記得有一回學術發表我為動物發聲,卻被評委酸現在連寵物都要管,是不是寵物死後還要幫牠拜拜設靈骨塔呢?非常不友善。 葉明理老師:果然,這位老師他一定沒想到現在我們也走到了這一步。 吳宗憲老師:對,現在寵物業、殯葬業也都開始做動物管理。一開始走難免受挫折,也需要自我調適的一個過程,需要把動保議題進行包裝,才能結合公共政策的研究。相反的,現在年輕朋友對動物保護議題接受度高,不用再用公共行政事務去包裝動物保護,可以直接以動物保護為主題來指導學生寫公共行政的論文。 葉明理老師:現在人與動物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動物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牠就會是個社會問題,該跟其他議題一樣放在同一個水平。提一下20幾年前想在北護校務會議提一個校犬問題,被其他老師說是要在校內成立一個狗狗侍衛隊嗎? 吳宗憲老師:謝謝葉老師的呼應,回過頭來講現在同學對動物議題越發關心,開始想要怎麼把關心動物的同學、獸醫、愛心人士等人聚集在一起,討論如經濟動物豬牛羊的飼養,就會涉及到衛生安全污染這些跟人類社會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這些跨領域的問題促使我們2013年成立了「動物當代思潮」,近年來轉型成「動物與人學會」,請中研院研究員退休的錢永祥老師擔任理事,他主要是研究倫理學,也是台灣最早開始倡議動物倫理的前輩學者,翻譯《動物解放》,對台灣動物保護思想有很大的啟發。 葉明理老師:其實動物保護最直接衝擊到的就是人類的權益,還有過往文化和生活的習慣,固有的思維必須被鬆動,最早期的時候感謝錢永祥老師在倫理觀、哲學觀上思維啟發,讓我們能說服社會大眾重新檢視人跟動物之間的關係。 吳宗憲老師:協會希望不同領域的老師集合,在動物保護和行政上努力,動物保護上很重要的一點叫做政策倡議,台灣動保團體很少人做政策倡議的研究,因為需要政治學背景的人來主導,所以一方面我也在幫忙做,二方面我也在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動物保護教育扎根的計畫。 葉明理老師:這麼多年來,沒有人會反對扎根與教育,但是在動物保護上沒有人教是沒有人能育成的,所以是需要策略的教育規劃,想請教動物與人學會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吳宗憲老師:動物保護學術知識傳遞的平台,在臉書上也有動物當代思潮的粉絲團,其實只要對動物保護有興趣的夥伴,都歡迎加入,不是會員制的,接觸的老師也相當多,內容盡量把學術性文字轉換成能被報導的新聞或讀本,做專欄分享,在奇摩也有我們的專欄,也有些記者朋友幫忙把學術演講轉化成白話的文字讓民眾更能了解這些內容。 葉明理老師:關懷生命協會扎根教育平台的工作內容是? 吳宗憲老師:關懷生命協會一開始以立法為核心,行政監督政府,但這幾年觀察下來發現政府的政策民眾不支持,也一樣沒用,所以意識到教育是一切問題的核心,便開始推動動物保護教育,在我之前已經有多位夥伴替扎根教育平台做了很好的奠基。扎根教育平台工作上很重要的是一發展動物保護的教案、二是教師共學團體,尤其是過去動物保護教育還沒有融入教育部課綱中,我們就先組織教師群來關懷動物議題,另外每年暑假我們會舉辦扎根教師研習營與教案比賽。三是網羅各領域的諮詢委員,來和教育部討論動物保護教育走向。目前滿有成就的是對於教師教學上有教學指引,未來目標希望動物保護能成為教學的第二十項議題,目前只能希冀它能融入現有的十九項議題中,也和國教署談好未來關懷生命協會的扎根教育平台可以有機會進入合作。 葉明理老師:動物與人類共生的素養,重要的是我們的觀念和關懷的層面。2017年動物保護法納入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同時也給第一線老師帶來很大的壓力,要教什麼及怎麼教成了最大的問題,透過教育平台的教學設計和資源提供,有了謹慎而周延的幫助。 吳宗憲老師:動物教育不限制於課本,學校裡頭也有野生動物如鳥和蜥蜴,有動物福利標章的營養午餐進到學校裡頭,這都是對孩子進行動物教育的好教材,但是要推動到各個學校裡頭,可能需要獎勵方案,有友善校園途徑,能有政府經費挹注,才能更方方面面的推行。 葉明理老師:二三十年前推動流浪動物和校犬的時候感覺很孤單,但是現在有大環境的鋪陳,不再是個別的人的事,而是每人基本的素養。推動動物保護真的不容易,現在台灣的動保意識環境很優秀,在國際上也算的上是前段班了。 吳宗憲老師:動保扎根教育平台教案都是無償給大家下載使用,歡迎搜尋「動保扎根教育平台」。 葉明理老師:今年會陸續邀約多位老師來和大家分享教案,請大家下週同一時間繼續收聽《派特的幸福札記》。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