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李偉文 的專欄 / 青銀共居:創造雙贏的新居住型態

李偉文 的專欄

青銀共居:創造雙贏的新居住型態
2020/04/29
點閱率:691

今年度每個月我都會固定接受教育廣播電台資深主持人,也是老朋友常玉慧的採訪。她對我們全家出國旅行時,都會順便參觀各國的老人院及相關的銀髮養護所,感到很有趣,最近的節目就要我談有關大學生與銀髮族一起住的制度,這也是很多國家開始推動的一種社會新創模式吧,在台灣稱為「青銀共居」

目前台灣的六個直轄市,除了高雄外,其餘五都都在積極規劃中,而且台北市已經開始試辦,將陽明老人公寓開放文化大學學生申請入住,條件是每個月陪伴老人二十小時,就可以低於市價行情許多的每月三千元房租住進獨立的雙人套房。

這個模式其實是取法於荷蘭老城代芬特爾(Deventer)銀髮養護所的措施,這個老人社區也因全世界首創大學生與銀髮族共居而聲名大噪;他們徵選一批大學生免費入住老人公寓與銀髮族當鄰居,唯一規定就是每個月陪老人家三十小時。

我們問,為何是三十個小時?安養機構的「生活設計師」回答:「我們估算一般學生宿舍每個月房租是三百歐元,我們假設當一個小時好鄰居可以獲得十歐元,每個月就需要三十個小時。」

不過這唯一的規定,並沒有細項與要求,也不要求打卡點名,他們相信只要把學生打散在每一層樓,每個學生就會跟同一層樓的銀髮族鄰居變成麻吉。

女兒B寶很敏銳地發現那位「生活設計師」一直用「當好鄰居」來形容那群大學生,就問:「為何不用『當志工』、『打工換宿』或『公益旅行』這些大學生比較容易了解也流行的字眼,反而要創造『當好鄰居』這種說法?」

好問題果然讓我們聽到一個很好的答案:「如果說當志工或打工,那就破壞原本的意思了!志工或打工都是一份工作清單,你做完了其中一項就可以打個勾。但如果是鄰居,那就難了──」

「你只要住在這裡,每分每秒都是鄰居,沒有工作清單可以遵循。」

仔細想想,這不正是社會與生活的原始模樣嗎?而各種團體創立之初的團結互助本質,不也是從關心周遭開始?

這種採取信任的方式,相信學生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每個月當三十個小時以上的好鄰居,而不是僵化地檢查當好鄰居的狀況,沒有按表操課的必做清單,也沒有一欄一欄的工作日誌要填寫,也許就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青銀共居的老人公寓、社會住宅,或者各種養老院,之所以獲得各國的仿效,原因就是不管對年輕人或老人家而言,都有很大好處;而且對整個社會的價值來說,這種跨世代的共同生活,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對個人來說,這些年輕人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聽到很多故事。

就像《高年級實習生》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歷經滄桑的長輩,他們洞悉的人情世故,對人性的理解,絕對可以幫助年輕人。當然,年輕人也可以給長者更多活力,更多的刺激與學習,對身體與心理的健康大有幫助,甚至對大腦的活化與預防或減緩失智症也有效果。

拜訪結束,跟帶我們導覽介紹的「生活設計師」道別時,不免好奇地問,他的頭銜為什麼不是我們常見的輔導員或主任之類的,而是叫做「生活設計師」這個新創的名詞。只見他調皮地眨眨眼:「因為真實的生活沒有什麼一定會發生的,所以生活設計師也沒有固定要做什麼,每天就四處走動,看看哪裡需要改進,聆聽大家的意見,解決溝通紛爭……等等。」

的確,高齡化社會是人類世界以前沒有過的樣貌,所以必須以全新的思維來建構全新的生活型態;不管對個人或對整個社會國家都一樣,荷蘭的模式的確值得我們參考。




作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也是一位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專欄見於各類報章雜誌,亦出版許多著作。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