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李偉文 的專欄 / 這個恐懼又愚蠢的社會

李偉文 的專欄

這個恐懼又愚蠢的社會
2012/04/09
點閱率:4,364

已有好長一段時間瘦肉精佔據了所有媒體的版面,想起之前的塑化劑或者再更早之前的毒奶粉。當然,媒體發揮第四權的力量,為民眾把關是一件好事,政府也有責任提供民眾一個安全飲食的保障,可是每隔不久,媒體與電視名嘴總是會找到一個議題,不管是民生議題或政治議題,然後以一種危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渲染得人心惶惶。

想起哈佛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小說家麥克克萊頓(著有侏羅紀公園、奈米獵殺等書,也是美國著名影集急診室的春天的編劇),他曾經感慨的說:「政治家需要恐懼來控制人民,律師需要危險來興訟賺錢,媒體需要可怕的故事來吸引觀眾,它們三方聯手就非常有吸引力,即使這個恐懼是沒有理由的,不存在的。」

克萊頓曾經引用了幾個歷史上的科學大騙局來佐證每個社會每個時代都有主流思潮,不同觀點的討論是會被壓抑的。比如在二十世紀初,全世界都在流行「優生學」,各國政府普遍都相信「種族優劣」的理論,認為不同民族有先天的好或壞。在「優生學」或「種族淨化」的激進派鼓勵下,德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當時在號稱最重人權的美國,也有許多州曾經立法強迫智商不足的人結紮,不准生孩子。澳洲以及加拿大政府也認為原住民是差勁的民族,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孩子,為了提升國家的素質,因此將原住民的孩子抓走,集中起來讓白人來教育,直到今天,仍有幾十萬個原住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這是澳洲近代史著名的「被偷走的一代」。

我們很清楚個人會犯錯,也瞭解政府或國家會犯錯,但是整個時代都瘋了的時候,置身同樣時代,我們往往很難察覺。這也是最近有一部紀錄片「愚蠢年代」的感慨,假設五、六十年後劫後餘生的人類往回頭看我們這個時代時會訝異:「他們是不是都瘋了!事實那麼明顯,證據那麼確定,解決方案也有,為什麼大家都不採取行動?」這部紀錄片是以全球暖化以及能源耗竭的世界危機來反省。

的確,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的產生,不免讓我們好奇,有那麼多領高薪的專家,該負責的有權力的人居然在事前都沒有任何做為或預警,難怪愛因斯坦這麼說:「有兩樣東西是無限的,一個是宇宙的大小,一個是人類的愚蠢。」。不過對於暖化的議題,克萊頓認為也是主流社會以恐懼之名來威脅社會大眾,他的文筆相當有說服力,讓科學家也更謹慎與全面的研究暖化問題。

不過對於地球是否暖化以及與暖化的成因與影響因素,也就是有關大氣和海洋生態,都是非常複雜的系統,也是「非線性」的系統。所謂非線性就是你對這個系統施以某一程度的改變時,它的反應不會和你的施加的力量成比例的反應,換句話說,有時候只有一點點改變卻產生很大反應,有時給它非常大的力量,它反而沒有多少反應,甚至會和原先預期的方向相反。這種非線性的系統,是因為有太多正回饋與負回饋互相的干擾消長,很不容易去預測,因此,在全球暖化的研究與觀察中,可以看到許多矛盾的數據或現象,因此也會落入「數據會說話沒錯,但是一個聰明的科學家會讓數據說他想要說的話」這樣的陷阱。

或許大概就是如此的考慮,前些年,在日本最負盛名的科普雜誌「牛頓」,就以「探究地球暖化真相」為專題,徹底驗證「原因」與「影響」。這是繼2008年聯合國發表的正式報告後,再一次嚴謹的檢視最新證據與研究。在聯合國這份公告中,推斷地球不但真的在暖化之中,而且罪魁禍首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類造成的。避免地球暖化的方法就是減少人類排放二氧化碳,而限制人們排放二氧化碳等同於節約能源,這對於迫在眉睫的「石油危機」,也是最具成效且必須的行動!只有把「石油供不應求」的時間往後延(節約與開發再生能源是唯二的辦法),以時間換取科技研究及相關準備措施,這才能避免文明因為搶油所造成的世界動亂,在一瞬間崩潰的可能性!

人類社會發展到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現代,正是物質文明的顛峰,人類以高度的科技及強大的企管經營與運輸能力,「充分利用」(過度消耗或掠奪未來的代名詞)全世界自然資源達到幾乎無可匹敵的時代。但是,這樣的豐盛與繁榮,會不會是「迴光反照」?歷史告訴我們,幾乎所有文明的崩毀都是在社會昌盛繁榮到頂點之後,直轉急下,走向衰亡。

有些朋友即便面對環境與資源消耗歷歷在目的數據與證據,半信半疑之下,還是懷抱著「科技樂觀主義」,同時也以我們這幾個世代的經驗充滿信心的認為「人類如果耗盡了一種資源,總是可以找到其他替代資源,滿足同樣的需求。」以目前的世界來看,若在過去「部落經濟」時代或許還有點緩衝餘地,但是面對經濟全球化那種以全地球為單一市場,在高度競爭且挾帶科技與管理能力之下,整個世界對自然資源的耗損已像一列失控的火車般,很難停下來,甚至只能眼睜睜看著火車失速而撞毀。

先不管其他自然資源,單以石化燃料來說,大家低估了石油對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性,它除了提供人類絕大部份的動力來源之外,我們這個物質世界,也全依賴石化產品(藥品、農藥、肥料…我們所用的、所穿、所觸碰到的世界,幾乎全是石化產品堆疊出來的),然而石油就在我們這個世代、三十年到四十年左右會完全用完,這個看法已經是所有專家學者與政府部門所同意的。即便可以找到新的能源,我們也得面對任何新科技的發展,然後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廣泛性的產品,往往需要幾十年。能源轉換,所需要的成本與時間就更久了,因為改變的不只是能源本身,還必須包括設備以及所有相關的科技。單單想到,若是十年後,汽油稀有到一般人沒辦法拿來開車時,全世界數以十億計的車子該怎麼辦?所有以石化產品設計的鍋爐發電機組或運輸系統也一夕之間成為廢物,但是新的產品要生產,並且流通到世界所有地方,又是多麼浩大的工程?(屆時我們有「動力」與「能力」來生產與流通新的產品嗎?)

「大崩壞」的作者戴蒙就提醒,翻開科技史來看,重大的能源轉變──如照明從蠟燭、油燈到電燈,燃料從木頭、煤炭到石油,往往需要幾百年的時間。而且令人沮喪的是,個人的照明與燃料的轉變,還算是最單純的事情就得花費那麼漫長的時間,何況現代的人口數量之龐大以及高度都市化的結構,一旦失去動力來源,後果真是不堪想像?我們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機會。我們必須趁還有餘裕時(一旦石油供不應求,便格不斷不斷飆漲是必然之外,有些沒有經濟或武力實力的國家,面臨沒有石油,當地民眾無以為生勢必產生動亂時,瘟疫饑荒也會隨之產生),投入所有可能的努力在替代能源的發展,逐漸降低對石油的依存。

同時,每個民眾勢必也得改變對自然資源使用的態度,學習以更簡單的方式來生活。能源危機是我們這一代必須面對以及解決的問題,假設可以成功轉型順利存活下來,我們的下一代〈三十年至五十年後〉則必須面對溫室效應以及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環境是共業,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而獨善其身,就算是你再有錢,再富可敵國,都無法自外於這個文明,這個地球。

共業唯有以共願來化解,當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付出行動以及改變我們的生活時,現在的危機或許就是我們的轉機。




作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也是一位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專欄見於各類報章雜誌,亦出版許多著作。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