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李偉文 的專欄 / 喚醒生命中的熱情

李偉文 的專欄

喚醒生命中的熱情
2017/10/08
點閱率:1,208

(泰山文化基金會「生涯導航」講座摘錄) 

主講:李偉文(作家、牙醫師)整理:謝蕙蒙

近十年來,台灣社會為了教改辦過不少座談會,許多專家學者談到教育的理念,總是頭頭是道,但是具體作法要如何,還是眾說紛紜,令人感到困惑。尤其是現代父母都很忙碌,更渴望用對方法,在有限的親子相處時間中,幫助孩子找到一生幸福快樂的方向,活出他的生命光彩。但誰能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追求自己所愛不切實際?

首先我想,不論未來教育環境怎麼改、制度怎麼變,核心的目標仍是為了幫助孩子適性發展,讓每個人依自己的天賦發揮所長,進而貢獻社會,達到自我的存在意義。但是所謂的天賦,到底是什麼?很多人一直讀到大學,甚至出了社會都還不確定什麼是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擅長的事情,更何況是中學階段對未來仍充滿徬徨不確定的青少年。

現代人講生涯規劃,多數從「工作」角度去思考,希望孩子從各行各業中選一條自己可能會有興趣的路,再來安排「學以致用」,而不是先從孩子本身的個性或能力,去考量他適合做什麼。於是就可能出現一個學測滿分,可以進台大醫學院的孩子,當他說他想去學烹飪、去做背包客時,他的父母該放手鼓勵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是覺得應該勸他去唸台大,將來的出路比較好?又或者孩子很務實,能力也很強,卻選了一個自己不怎麼有興趣的科系,只為了這門學科將來的就業競爭力較佳,畢業後可以找到高薪的工作,這樣我們就覺得心安了嗎?

我們的教育,到底該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是該增強他的競爭力,讓他找得到一個待遇好的工作呢?曾看過一篇文章中說到,「那些叫人找自己喜歡的工作,簡直就是一群不知民間疾苦的人。全世界只有威廉王子,才有資格做自己喜歡的事,你若不是威廉王子,就沒有資格這樣做。」

因為作者從知名學府畢業後,求職卻四處碰壁,只好趕快去學修理收音機等技術才好找工作。因此他認為,年輕人不管要走哪一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一技之長,如一味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興趣、跟隨自己的熱情,反而是害了他們。

找出生命中最在乎的事

但我總是對孩子們說,時代變化太快了,現今某個行業最夯,過了五年、十年,當他們長大之後,這個行業是否還存在都不一定,因此想要發展自己的天賦,不能只從「工作、職業」的角度去切入,應該多參與社會上各種活動,在真實的生活中不斷努力實踐,才能慢慢發現自己與生俱來最棒的天賦,而這個興趣及專長,又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才是真正適合你的人生。

「假如你現在不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或是什麼事情你做得比別人好,這是正常的。」請孩子自己想一想,生命中所有的追求及渴望,如果要排出優先順序,他最在乎的是什麼?常見的類型有三,第一類是外在的財富、聲名或地位、權力。第二類是與人有關的朋友、家庭、志趣或事業等。第三類是精神面的如知識、藝術、自然或信仰。這三種選擇,並無是非對錯或價值判斷,只是每個人所在乎的,就是不一樣。

比如有些人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很重視友誼;有些人可以為了事業而放棄家庭,這些都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對錯,唯有選擇所愛,擇善固執,才會幸福快樂過一生。許多人羨慕有錢人要什麼有什麼,其實對他未必是幸福,也許他內心更嚮往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能夠隨興跟朋友喝個小酒,聊天、打屁,而不是每天搭飛機在不同國家之間穿梭,為工作忙得沒有時間好好陪孩子。假如他又非常在乎家庭生活及親子相處時間,即使富可敵國,擁有私人飛機、豪宅、遊艇,也是很不快樂的。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人們對於喜歡做的事,往往願意投入較多熱情,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不管這些事將來有沒有成就、能否賺大錢,都能令自己樂在其中,感到生活有意義。所以,面對生命中那麼多值得追求及渴望的事物,我們要協助孩子及早認清,該把哪一件事放在第一順位,才不會搞錯方向,白白把力氣花在自己不在乎或不重要的事情上。

功利社會讓人不敢追夢

這個世界已經不同於我們所生長的年代,父母也別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斷孩子所選擇的科系,輕率的以「有用」或「沒用」來打擊孩子的夢想!名導演李安就是一個例子。當初他考大學接連兩年都落榜,好不容易考上國立藝專就讀,他父親頗感失望,認為讀電影沒有前途。但他仍堅持自己的興趣,後來還去美國念到電影碩士,結果畢業後有整整六年找不到工作,全靠太太賺錢養家,箇中壓力可想而知。

當他以電影〈囍宴〉嶄露頭角,逐漸走出陰霾,並拍出叫好又叫座的〈臥虎藏龍〉,拿到台灣人第一座奧斯卡獎,台南藝術大學想請他回來開課,他父親獲悉很高興,還打電話勸他說:「你總要開始做一點正經事了吧!」即使李安的電影成就已經獲得全世界肯定了,卻仍過不了他父親那一關,他內心的難過可想而知。

後來他接受小野訪問時曾說:「經過很長的思考,我覺得電影是一件沒有用的東西,而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一個沒有用的人做了一件沒有用的東西,可是可以給別人帶來一些樂趣,這就是我現在的感覺。」言中不無耿耿於懷。

不僅大人如此,有些孩子也會掉入功利的判斷之中,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台大外文系的齊邦媛教授,有一次在課堂上介紹英國詩人濟慈的詩,講得渾然忘我,十分投入,看滿室學生也聽得如痴如醉,幾乎忘了時間的存在,直到下課鐘響才被拉回現實。當她步出教室,後面有一個學生追上來問:「老師,請問剛剛講的,期末考要不要考?」讓她差點當場昏倒。

可見在功利的社會中,孩子們耳濡目染,難免也會用非常務實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未來。如何讓他回歸內心的渴望,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才能重新喚起熱情、主動學習,勇敢去追夢,並把夢想落實在自己真正在乎的東西上!

只要有熱情就不怕失敗

為什麼我覺得「熱情」很重要?因為過去我們只要擁有一個專長,就可以吃喝一輩子,但是未來不可能,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補充新的知識或技術,才能應付這瞬息萬變的社會。以前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是稱讚一個人與時俱進,但現在則是生存必備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熱情,你很難撐得下去!

熱情的本身,包括對生活的熱情、工作熱情和熱愛自己的興趣。當一個人做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他有足夠熱情,即使碰到挫折也能夠繼續做下去;反之如果是他不喜歡做的事情,往往一失敗就覺得很灰心,不想再試了啊!

在以前是個部落經濟的時代,所有的企業規模都尚未全球化,只要我們在自己的專長領域比別人稍好一點,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現在則已進入十倍速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好工作越來越少,競爭卻來自四面八方,未來我們要比別人稍微優秀一點點,就得投入更多的時間,不斷地學習、持續不懈地努力,才有辦法在職場中存活下來。因此,除非我們非常喜歡這個工作,才會甘願為它付出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是斤斤計較於薪水高低或有沒有成就,把每一次滴下來的汗水都當成一種享受。

所以,如何讓孩子有熱情,簡單來講就是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幫助他從實際的工作中得到信心,就能產生源源不絕的熱情動力。這樣他不管做什麼事都能樂在工作,即使失敗也願意往前走,隨時隨地都有勇氣重新開始,不被挫折打倒!

我們也要謙虛地放下自己對事情的價值判斷,回到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認清自己的想望──我們的興趣也許很冷門、也許很熱門、也許可以賺大錢,但這些都不重要,只能說:喜歡做這件事情至少我們可以活下去,即便賺不了大錢,至少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幸福快樂的,這樣就夠了!

積極正向迎向未來挑戰

生命的變化是無窮的,不要讓孩子太早論斷自己,因為我們已經來到一個豬羊變色的時代,過去我們認為,只要孩子肯好好努力、考上好學校,有好的學歷證照,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一輩子就幸褔快樂了,可是在這個世代,即使優秀、認真努力、不犯錯的人,也不見得會成功。因為我們已經來到一個一百分失敗者的世代!

在這個世代,我們的孩子要面對的是一個很不確定的世界,也許在幾百公里之外,有一小群人開會,就決定要不要貸款給一個國家或一家公司,他們一拍扳,也許就是一家公司倒掉了,開會的這些人是誰我們都搞不清楚。因此,全世界每一個家長一想到孩子的未來,都很焦慮,只有安靜下來冷靜思考,身為父母親,什麼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最重要的態度?

第一個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生命中不論遭遇多少困頓或挫折,其實都沒有問題,只要我們擁有主動積極的心情,願意去面對、不斷地在學習,使自己更加成熟,甚至變成個人特質。因為所有的知識、技術終將會過時,唯有面對挫折的容忍力,與人溝通協調的整合力,才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能力。

再者,即使孩子現在的表現好,也只是應付未來所需要的很多能力中的一小部分,無法擔保他將來能找到好的工作,甚至也不保證能否好好的活下去,只有鼓勵他不斷為自己加分,以免現有的優勢很快就變成明日黃花,為時代所淘汰。

因此,我們要為孩子展現一個具有熱情、願意學習、有主動性的人格特質,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身教,是否經常在抱怨工作或埋怨同事,無形中傳達「工作是件痛苦的事」,或是一副「只要賺錢,快不快樂無所謂」,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觀念和態度。假如我們每一天都能懷著熱情去工作,孩子當然會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嚮往未來能夠跟爸爸媽媽一樣,貢獻所長服務社會。

認識各行各業真實面貌

同樣的,很多人嘴上說的和心中想的不一樣,如果你問一個中學生最喜歡哪一個行業?他可以很清楚說出答案,但這個答案通常是「理智」告訴他,這樣說是對的,未必是他內心真正的喜歡。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太多同儕、師長或社會言論等影響,有時他自己也不自覺。

我們可以從旁觀察,回想孩子從小到大曾看過的書或電影,是否曾被什麼故事或典範人物所打動,甚至反覆再三地重看多遍?譬如有人覺得吳寶春的故事很感人,有人卻對曾雅妮的故事特別感興趣,每個人感覺就是不一樣。逐一記下來,即是很好的線索,可幫助他釐清生命中的渴望。

其次,我們還要帶領孩子去認識各行各業真實的面貌,而不是只憑浪漫的想像。譬如從小愛打抱不平的孩子,以為當律師可以伸張正義、幫助弱小,實際認識後才會了解,真實生活中的律師,每一天都在查資料,有時為了跟客戶溝通還必須委曲求全,甚至違背良心。

又如當醫生看似受人尊重又能賺大錢,其實每天工作時間很長,壓力很大,賺來的錢根本沒有時間去花。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受行業表面的風光所迷惑,等到真的進入這一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這一行的生活,徒然浪費很多年的求學及準備。

不要只跟孩子談功課、談競爭力,最要緊的是要跟孩子分享,不管時代怎麼變,生命裡面總是有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真正值得我們尊重及珍惜。鼓勵孩子回應自己內心的呼喚,找出最愛並為了這份信念堅持下去,創造屬於他自己的璀璨人生!




作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也是一位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專欄見於各類報章雜誌,亦出版許多著作。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鼓勵孩子去冒險     |      回 李偉文 的專欄     |     生命的流動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