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 環境教育認證設施場所──飛牛牧場參訪紀實

關懷生命協會 的專欄

環境教育認證設施場所──飛牛牧場參訪紀實
2019/01/31
點閱率:803

撰文/張馨元 攝影/林承芮 圖說/林欽傑

飛牛牧場的前身「中部青年酪農村」於1970年代建立,1995年轉型成觀光牧場營運,近年更積極取得各項優質認證。其中,也包含2012年獲得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於是我們決定進行調查,符合環境教育認證的設施場所,有哪些值得其他觀光牧場學習之處,又有那些缺失能再努力改善呢?

走進飛牛牧場園區,首先是遊客服務中心、餐廳及紀念品商店等建築物。在這裡,遊客可以用入場券兌換乳飲品、用餐休息。周邊有許多擬人化的動物雕像,營造歡樂的氣氛。


在臺灣歷史上,牛對經濟有重要貢獻,從耕作到運輸,過去都是倚賴牛隻。很高興現在已經以機械力取代獸力,牛兒不用再頂著烈日工作了。

往山坡下眺望,映入眼簾的是被樹林環繞的廣闊草原,石頭步道的一邊有木頭籬笆,一直延伸到遠處的紅色牛舍,看起來就跟典型的歐洲農倉一樣。那兒開始,就是動物區了。

木圍籬把草原分割成三大塊,靠近樹林那端可見約十頭乾乳牛在陰影處躲陽光,或坐或站;有荷蘭牛,也有娟姍牛。告示立牌用可愛的圖示與文字,簡單明瞭地告訴遊客荷蘭牛與娟姍牛的基礎知識與異同,打破一般認為只有黑白斑的荷蘭牛才是乳牛的錯誤觀念。原來,外型形酷似黃牛的娟姍牛也是產乳牛,而且牠們擁有乳脂率高、較能適應炎熱氣候的優點,常被引進臺灣作為乳牛,生產酪產品。其他告示牌則簡介牛隻的口腔齒形與四個胃的功能及構造,不僅讓遊客能夠看到牛在開放空間的樣子,也能瞭解牠們的生理常識。


雖已過秋分,但九月底仍是炎熱的天氣。找找看,牛兒在哪哩?

行人步道的草比較稀疏,連接著泥土地。幾隻珠雞從牛舍快步靠近,搶走我們目光。令人好奇,在這麼大的空間裡面讓牠們自由閒晃,不怕牠們走丟嗎?


牧場可見放養的珠雞。

牛舍不大,是個有紅色屋頂的白色鐵皮屋,堆放著牧草以及工作人員需要的用具。外面草原的木圍籬就是延伸到這邊,讓牛可以順著引導過來擠乳。牛舍的內部有外面透進來的陽光,只有四個角落較昏暗。兩隻梅花鹿用繩索被繫在原本設計給牛的隔欄上,地面潮濕,只用不鏽鋼鍋裝著些許牧草跟一塑膠桶的水。


梅花鹿。


梅花鹿飼養環境,不確定牧場對鹿的管理策略為何。

牛舍靠近正面的那一端角落則繫著兩隻小娟姍牛,一隻躺著休息,另一隻則面著牆壁焦躁地徘徊,時而舔舐鐵皮,時而玩弄自己的舌頭(tongue rolling),看來是環境過於單調而導致的刻板行為。

影片:出現刻板行為的小牛

會出現刻板行為不一定能直接導向「這兒的動物福利不佳」的結果,許多時候動物都會利用刻板行為來減低緊迫,例如:人在焦慮時會抓頭、摳指甲,卻不代表這樣的狀況是不能負荷的。然而,這隻牛時不時地重複著刻板行為,足以顯示牠所在的環境過於單調,甚至沒有自動給水系統,僅有切半的塑膠罐裝水,對牛隻來說在這種大熱天是非常不夠的。若是長期沒有改善,可能就會變成嚴重的動物福利缺失。

此外,靠近門口的地方有兩個鐵籠,分別養著數隻雞與兔子,礙於距離,我們無法看清楚裡面到底有多少隻,但顯而易見地,對牠們而言,需要更大的空間才能正常活動。或許,牠們被特別隔離關在這裡,有別的原因吧。我們只能希望這是暫時的狀況。


觀察到被隔離飼養的雞及兔,被陽光曝曬而未有適當遮蔽。

影片:被隔離飼養的兔子。可以觀察到兔子喘氣與無適當遮蔭。

牛舍同時也是飛牛牧場主要活動的進行地點。我們這天參與到「牛媽媽擠ㄋㄟㄋㄟ教學活動」以及「鴨BB大遊行」。「牛媽媽擠ㄋㄟㄋㄟ」活動時間一到,只見飼育員大聲吆喝幾聲,先前在逛擴草原看到的兩隻娟姍牛竟然就乖乖地順著木圍籬走到牛舍前。飼育員引導遊客用肥皂洗手後,詳細解說擠乳的流程與方法,替兩隻乳牛清洗乳房與乳頭後,以酒精消毒乳頭,再示範給遊客看一次。每位遊客要體驗擠乳前也會先用酒精消毒手,再走到牛身邊擠乳。乳牛似乎已經很習慣在特定的時間以這種方式擠乳,即便是個性較難掌握的娟姍牛也很安定,沒有不耐或是踢腿的狀況發生。

影片:工作人員提供仔細地擠乳解說,並適當引導遊客。


提供鴨子隱密而自在的飼養空間。

「鴨BB大遊行」則是由兩個飼育員搭配進行。一位飼育員將水池通往牛舍前廣場的門打開,另一位拿著飼料桶,手搖鈴鐺吸引鴨群過去。鴨群飛奔到飼育員腳邊等待餵食。兩位飼育員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點,輪流用手搖鈴鐺,讓受到制約的鴨群在兩點之間跑來跑去。這是以動物訓練的方式達到讓牠們在固定時間內獲得足夠運動量的方法。飼育員一邊餵食,一邊講解著鴨子的習性,告訴遊客如何餵食,才不會傷害到動物,也能保護自己,同時叮嚀小孩子觸摸鴨子的時候要輕輕地。就筆者看來,這樣的做法除了防疫方面稍有疑慮之外,在人跟動物互動的安全性是有被保障的。而鴨群也訓練有素,餵食完畢之後,聽到最後一個鈴響,就跑回水池。水池連接著大草皮,被灌木圍籬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區塊,提供生性膽小愛玩的鴨子隱密而自在的空間。

再往裡面走有個小涼亭,涼亭邊的小圍籬中央有個像是狗屋的木構造,裡面養著兩隻毛茸茸的烏骨雞成雞。因為天氣炎熱,他們在屋內躲太陽,吃著塑膠盆裡面的飼料。


躲太陽的烏骨雞。

再過去一點是小黑山羊與梅花鹿的圍籬。兩個圍籬中間由雙層門的木造欄舍連通,平時只關一道門,讓羊與梅花鹿都有各自遮蔽的空間,而工作人員想要操作動物時就能將動物趕進去之後關上第二道門,是個聰明的設計。而在現場,我們也的確看見工作人員這樣為一隻梅花鹿處理傷口上藥。隔壁的成體黑山羊有獨立的大欄舍,多數仍待在有遮蔽的地方休息,其中幾隻特別親人,看到人就想要湊近來玩,但也有一隻出現舔舐木圍籬的輕微刻板行為。飛牛牧場為牠們設計了一條長長的斜坡道,延伸到遊客步道的上方。一隻山羊站在遊客步道頂端徘徊,原來柱子也經過特別的設計,讓遊客可以利用滑輪將苜蓿飼料從地面上拉到空中走道,讓山羊在那邊吃!若是在走道上增加遮蔽或灑水系統降溫,也許會有更多山羊利用,讓這個豐富化設計更成功。


黑山羊與斜坡道。

終於,到了最受遊客喜愛的「兔寶寶的家」。據說,十幾年前的設計是把兔子一隻隻關在籠子裡,架高起來,遊客可以隨意打開籠子觸摸,動物在籠內則完全沒有躲避的空間。現今有了巨大的改變。屋內也是以圍籬將兔子圍起,以牧草當做墊料。這樣的設計讓遊客及幼兒較難直接碰到動物,卻可以餵食。室內還有電風扇可以降溫,不過仍略嫌炎熱。除了室內空間外,地上架著一條斜木板,通到窗戶,兔子可以從這個木板直接到室外!室外的空間大多了,是土質的地面,由細鐵絲網圍起,而兔子能在這裡挖掘地洞。我們觀察到,每個洞幾乎都有三到四隻兔子,也有一些兔子直接在屋子的牆邊挖初一條溝,躲在裡面納涼。筆者認為這是很好的設計,不但讓動物對地面材質有所選擇,也可以發展挖洞的本能。唯一的小缺點是,只有室內提供飲水的給水器,而且似乎不很暢通。雖然兔子對於水的需求主要來自食物,乾淨且充足的水源還是必要的。


「兔寶寶的家」正面,和過去比,兔舍有大幅改進。


提供兔子戶外挖洞、玩耍的空間。

影片:「兔寶寶的家」室內空間,略嫌炎熱。


兔寶寶的家外面有一圈騎馬區,不過我們來的這天似乎沒有營運,僅官方網站上能看見過去有騎乘迷你馬體驗,以及遊園馬車的項目。

牛舍的另一邊是一個延伸到遠處的山坡,圍籬圈著數以千計的巴貝多綿羊。路口處有一張解說牌,說明巴貝多黑肚綿羊的基本生理知識以及引進來台的飼養歷史。遠離遊客的那端有鐵欄圍起的羊舍,更高處的則是高床式羊舍,讓羊群可以自由進出,選擇在有遮蔽的羊舍內吃牧草,或是在有陽光的草地上遊走。圍籬的周邊有販賣小包飼料以及較長的草束,供民眾餵食羊群。羊群似乎已經習慣了遊客的餵食與觸摸,有的甚至還會將頭伸出圍籬外討食。放眼望去,每一隻羊都有打耳標管理,毛的狀況不差,蹄也沒有過長的狀況發生。整體來說除了討食屬於不自然的行為以外,健康狀況與行為狀態都是可以接受的。

 


觀察到一隻荷蘭牛已經成年,卻仍戴著黃色塑膠材質的牛鼻刺。

山坡的頂端是主要的乳牛舍,有特別設計的集乳器走道以及沖洗設備。轉彎處稍嫌狹窄,迴轉角度太大,但空間還算乾淨。這裡的牛舍是土壤地面,對於牛來說是比較舒適的,但是衛生管理方面就得更加注意。這裡有一些娟姍母牛,其餘的牛都趴著休息,較難辨別是否是能產乳的母牛還是尚未成熟的女牛。有一隻荷蘭牛特別引人注目,戴著黃色塑膠材質的牛鼻刺。牛鼻刺是在仔牛斷乳期時,為了管理方便而夾在仔牛鼻子上,當仔牛靠近母牛想要吸吮母汁時,母牛便會被刺到而跳開,以達到斷乳的效果。然而,這對於牛隻是非常不好的負面經驗(negative experience),仔牛喝不到乳汁會因此沮喪,母牛也會因此被牛鼻刺傷害。斷乳效果依個體而異,長期配戴牛鼻刺可能會使牛隻在鼻內長繭,應該在斷乳後就該拿掉了。較符合動物福祉的方法會是將母牛與仔牛隔欄飼養,如此還能互相看見與接觸,同時避免仔牛繼續吸吮母牛的乳房而造成發炎等問題。我們觀察到的這隻牛顯然是成體了,若是到這個階段還不能避免牠去吸吮別隻牛的乳頭的話,業者應該考量將牠隔開飼養,而不是繼續戴著牛鼻刺。

飛牛牧場的佔地廣闊,因此在欄舍的空間設計上能有所發揮,整體狀態還不錯。在我們的短暫觀察之下,動物的健康狀況與外顯行為多數是正常的。儘管有些許缺點,例如:隔離動物遭曝曬的問題;主要活動牛舍中的動物需要更好的環境等。在鼓勵餵飼及觸摸動物等,飛牛牧場也有提供對應的措施,例如:主動提供飼料,以及飼育員會在一旁宣導,現場我們沒有觀察到遊客餵食動物不該吃的食物,或是傷害動物的行為。另外,在動物的欄舍外也都有提供動物的生理知識與相關資訊,倘若能加上一些互動式設計,或是在活動中提供遊客問答,則更能達到環境教育的效果。尤其是為大家說明工廠化乳牛飼養常見的問題,友善飼養的原則、動物福利的意義與食品安全的關聯,較符合環境教育的精神。




作者》 關懷生命協會

民國八十一年初,由此「挫魚」因緣,有心之士全力成立組織,有計劃地作長期性的教育宣導,把「愛護生靈,珍惜物命」的觀念深植人心。於是熱心響應並成立「關懷生命協會」。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