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 的專欄 / 讓白鯨重返大海—北海白鯨各自游新生活,鬼島白鯨困熱池無間道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 的專欄

讓白鯨重返大海—北海白鯨各自游新生活,鬼島白鯨困熱池無間道
2022/06/06
點閱率:508

1960 年代,歐美開始興起圈養鯨豚做表演的水族館產業,世界各地陸續複製這種商業模式。至今,全世界的水族館飼養的鯨豚約3500隻,這個數字實在不足以反映半世紀以來由於野外捕捉致死、或在圈養環境中死亡的成千上萬隻鯨豚。目前仍有約300隻來自北極海域的白鯨在水族館裡,其中3隻白鯨困養在熱帶台灣的海洋生物博物館 。然而2019年以後發生了3件不同以往的事情,白鯨竟得以從人的手中重返自由,為何有這樣的轉變?這些白鯨的新生活是什麼模樣呢?在台灣,我們還能為這 3隻白鯨做些什麼呢?


3隻白鯨互不喜歡對方,各據水池一角。

一隻俄國間諜白鯨投奔挪威重獲自由

2019年4月,在挪威北方的峽灣突然出現一隻白鯨,牠不但主動接近人類,身上還背著一副刻著「聖彼得堡裝備」的鞍具,推測牠是從俄羅斯海軍裡溜出來的服役鯨豚。既然俄方沒有來討回,挪威人就繼續和這隻自在漫遊的白鯨一起生活。經由大眾票選,牠得到一個消遣俄方的小名 Hvaldimir,hval是挪威文「鯨」的意思,Vladimir則是俄國總統普丁的名字。專屬基金會 Hvaldimir Foundation 持續關注和發布牠的動態,雖然夏天牠有些微消瘦,但沒有喪失自己覓食的能力,偶爾一段時間不知去向後,又會在某處出現,還有逗趣的影片顯示牠在海灣中幫助划獨木舟的人從水裡撿回攝影機!牠受喜愛的程度持續不墜,也受到挪威政府動物福利法的保護,希望牠告別間諜生涯後,可以享受重獲的自由直到終老,別像007情報員般被抓回去出任務。

二隻上海水族館白鯨移居世界第一個白鯨保護區

圈養鯨豚的商業模式開始在轉變, 英國的默林娛樂集團(Merlin Entertianment)旗下有樂高樂園等遊樂場和水族館,2012年收購上海長風海洋世界之後,承諾比照英國本土政策與做法,讓鯨豚館完全退場,並成立環境信託機構與鯨豚保育協 會(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 Society) 合作從事這項工作。2014年開始進行保護區選址、專業團隊編組到白鯨適應運輸訓練等,各項配套措施完備後,終於在2019年6月將長風的二隻白鯨小灰和 小白,從上海搭專機移送到冰島海灣內的保護區。海灣保護區外側有圍網,海域比水池大數百倍,而且白鯨能體會四季、潮汐和周遭的海洋生物,雖然食物和健康仍需工作人員追蹤維護,但是鯨豚福利條件遠勝於困養池中。保護區接受參觀申請,然而在這裡的參訪經驗與獲得的訊息與水族館完全不同:水族館慣行的是捕捉、繁殖、消耗鯨豚以從事娛樂獲利,即便以教育為名,實質內容往往和生命教育精神背道而馳;白鯨保護區的源起,則是從水族館與野外研究認知了鯨豚擁有高度的智慧、複雜的情緒和社會生活,封閉水池的圈養環境無法滿足牠的身心需求,而改善鯨豚福利的漸進方式之一,是以海灣保護區作為退場鯨豚的長期收容中心。

一群在俄羅斯鯨魚監獄的白鯨獲得野放

「鯨魚監獄」是2019年2月國家地理雜誌的 故事標題,揭露當時有將近100隻白鯨和虎鯨在鄂霍次克海域被捕捉後,留置在海參威附近海邊的箱網裡,由於環境惡劣,甚至造成鯨魚喪生。其實俄羅斯供應白鯨的角色可追溯到1990年代,當歐美等國鯨豚保護立法和執法日趨嚴格之後,捕捉和進口野生鯨豚的來源縮限,水族館業者發現俄羅斯是個缺口,有機可乘,從此這裡成為國際水族館產業鏈的白鯨上游產地。近年來,主要買方是全世界有最多鯨豚館(約80處)的中國,台灣海生館從2002年陸續引進10隻白鯨,也是來自俄羅斯。

這次野放的促成,不僅是因主流媒體披露引起國際輿論壓力,網站 change. org 也迅速集結上百萬人連署釋放鯨魚,更重要的是總統普丁注意到了,這位喜歡以馴獸師姿態和野生動物合照的人物竟然下令釋放鯨魚!其後該國相關單位和國際鯨豚保育專家合作,在2019年6月到11月之間,分批野放了87隻白鯨和10隻虎鯨。

2019年北極海周邊這三樁白鯨事件, 雖然前因後果各不相同,卻都令人欣慰:白鯨的福祉和生命品質獲得了增進和提升!促成鯨魚監獄野放成功的鯨魚保護區計劃(The Whale Sanctuary Project),更在2020年2月宣佈於加拿大東岸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與當地漁民社區合作新建一個白鯨保護區,預計2021年底可以讓加拿大水族館的白鯨在此退休。

鯨豚圈養產業鏈不僅上游出現改變,下游的旅遊業者也有所反思與重整,2019年10月國際旅遊平台tripadvisor.com和booking.com 先後宣佈更新公司的動物福利規範,不再販售圈養鯨豚的水族館門票。而武漢肺炎疫情使得許多水族館短期關閉,圈養鯨豚和其他動物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


水泥池中空無,沒有需探索的新環境。

台灣國立海生館圈養的白鯨雖然例行健康檢查數值經常在正常範圍,然而具備存活的生理功能,並不代表活得好,3隻白鯨缺乏互動,互相不喜歡對方且各據水池一角,白鯨的身心需求不是這個水池可以提供的。18年過去了,希望館方有能力以自身從10隻白鯨養到3隻的經驗,轉化為生命教育的內容,鯨豚館存在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將來不要再有鯨豚館,人類從池中認識鯨豚,目的是認識牠們原本的面貌和所屬的自然生態。現在地球上已經有白鯨保護區,未來還會有更多處,館方有機會重新思考:除了改善現有設施和互動增進白鯨福利,是否有他處長期收容的可能性?讓白鯨水池逐步退場的機制要如何建立?承包水族館經營的廠商約滿即可離去,若白鯨還活著要怎麼辦?面對聰明長壽、在池中無聊度日的白鯨,人的責任是感謝、道歉與放手,並且付出代價讓白鯨的最後餘生活出品質。

文/蔡偉立 (鯨豚福利研究者)




作者》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iwan Animal Equality Association(TAEA)—動物權(Animal Rights)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