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is村民活動中心
suiis村民佈告欄
|
||
|
||
|
李偉文 的專欄 中午吃飯碰到地震,跑到屋外等候,A寶問:「爸爸,聽說全球暖化跟地震變多有關?」 我回答:「的確,這些年不管是地震,或者是颱風、土石流,感覺上好像是天災增加了,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地球一直是活生生的,處於不斷改變的動態平衡中,就像台灣幾百萬年來因為板塊擠壓,然後從海底浮出來,所以地震一直是有的,就像山崩土石流也一直存在台灣,只是當以前人口不多時,地貌的改變只要沒有波及到民眾的身家財產,媒體就不太會報導,我們也就不會注意到了!」 AB寶異口同聲地問:「那麼你的意思是說,實際上地球的災難並沒有增加囉?」 「那也不盡然,最近台灣的國家安全局曾經跟立法院提報的一份資料有指出,近幾年全世界的天災地變不斷,2009年是2008年的14.5倍,而2010年又是2009年的27.5倍,看來地球真的是處在一個高度變動的時刻,人們也要隨時準備好面對災難的降臨。」 A寶又想起來:「大家都說,我們也知道地震是板塊撞擊釋放壓力所產生,到底什麼是板塊啊?」 我回答說:「地球剛形成時,是一團非常熱的火球,隨著時間慢慢冷卻,是由最外面,也就是接觸到太空的冷空氣這部份開始變冷而硬化,因此地球核心內部還是一團會流動的超高溫液體,被外面的地殼給包起來,這些地殼並不是很完整的一整個圓密不通風,而是分為十多塊,像是拼圖一樣組成地殼,我們稱為板塊,板塊上面有的地方是海洋,有的地方就是我們住的陸地,因為這些板塊底下是液體的熔漿,板塊飄在上面會因為分離或聚合的作用力而變形或斷裂,這現象我們稱為地震,有些時候地心的熔岩會從板塊的裂隙中冒出來,我們就稱為火山爆發!」 B寶想了想,繼續追問:「為什麼地震常發生在同樣幾個國家?很多地方或國家好像從來沒有地震!」 「問得好!板塊撞擊時邊緣才會有感覺,板塊的中心部份就感覺不到了,像太平洋周邊底下就是很多板塊的交接面,所以很容易發生地震,從太平洋東岸阿拉斯加、美國加州、南美的智利,然後到太平洋西岸的日本,然後台灣一直到近赤道的印尼及南太平洋的紐西蘭,有一個名詞特別稱呼這個地方為「環太平洋地震帶」! A寶有點不服氣:「我們怎麼那麼倒霉,偏偏住到有這麼多地震的地方。對了,那麼海嘯又怎麼形成,為什麼那麼可怕?」 我笑著說:「沒有什麼倒霉或不倒霉的,而是要這麼想,既然我們已經住在這個地方,就要瞭解這個地方的特性,然後去適應它。至於海嘯的產生,是因為位在海洋底下的板塊撞擊,使得海底的地層斷裂錯亂,擾動了海水,就像我們拿著裝著水的臉盆晃動一樣,當大量海水劇烈移動時,速度可能會高到時速百公里,簡直比飛機速度還快,可是這些海水快接近陸地時,因為陸地邊緣是大陸棚,深度變淺,所以移動速度就會減慢,但是前方變慢,後面的海浪一波一波趕上時,就會形成好幾公尺高的浪頭,這些浪若太高就會越過堤防,湧入陸地,而且這些浪速度快,所謂重力加速度,力量就很強,會把樹木或房子衝倒!」 B寶翻著報紙有點納悶:「為什麼地震海嘯過了之後,大家反而更害怕核電廠呢?」A寶也問:「為什麼環保團體都反對核電廠,但是支持的人又說了因為全球暖化,核電廠是乾淨的能源呢?」 我回答她們:「反對核電的原因是因為發電的鈾元素會變成一些較輕的元素,如鋇、鐳、釙等,這些元素無法在大自然中循環分解,大部份還帶著高放射性,而且持續超過萬年,這些放射性的污染物對人類的健康有相當大的威脅,會使基因變化,造成癌症,因此若處理不當或發生意外,會對人類或環境產生無法想像的災害。至於支持核電的人,認為核發電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不會加重全球暖化。不過這一點其實也不太對,因為鈾在地殼的含量非常低,在開採時會破壞自然環境,產生許多含有重金屬的廢水和礦渣,會污染到水源與土壤,而且核燃料在加工處理過程中,也會流生大量有毒的化學廢物。不過,許多國家還是在繼續蓋核電廠的原因,就是政府有責任提供給民眾充裕的電力,因為現在家家戶戶幾乎無時無刻會用到電,沒有電幾乎很難正常生活過日子,而且往往我們愈是追求舒適方便,以及所謂高水準的享受時,往往也代表必須花費更多的能源。我相信只要沒有那麼大的用電需求,任誰也不願冒可能發生核能災變的風險。」 B寶若有所悟:「哦!原來這就是荒野保護協會這些年一直在推斷節能減碳的原因啊!」 我贊許的點點頭,並且提醒她們:「你們小學四年級時,就曾經跟隨著爸爸媽媽以及荒野許多志工一起上街頭遊行,你們還記得嗎?」 她們點點頭,我們也進屋繼續吃飯了!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
|
|||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