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iis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最愛
限時特價商品
» 更多
 
現在位置:suiis專欄 /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 的專欄 / 林憶珊:教育,是管理流浪動物時看不見的源頭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 的專欄

林憶珊:教育,是管理流浪動物時看不見的源頭
2017/08/30
點閱率:1,570

作者:林憶珊主講,陳奕伶、佐渡守整理

教育,是流浪動物看不見的源頭。

現在很多人提到源頭管理,就會講到TNVR、繁殖場稽查管理、下鄉絕育、寵物稅、寵物登記、報家庭戶口……,可是在講到解決方式的時候,很少人直接提到教育。

舉例來說,之前曾經因外籍移工吃狗肉的事件,媒體與輿論鬧得沸沸揚揚,許多人跑去領事館抗議、找立委開公聽會等,議題看起來非常熱。可是當我們開始為此推動法令教育,希望發傳單告訴移工在台灣吃狗肉會觸犯動保法,想動員大家一起來宣傳的時候,卻發現許多當初講得很熱的人,對這一塊幾乎沒感覺,不像抗議時那樣有熱度。因此,我覺得教育這件事看似容易,但只有真正去做時,才會了解有多麼困難,而且很難獲得肯定,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在動保問題上,許多方案都是試圖去改變動物,但我們真正必須影響的是人,必須讓更多人一起投入對動物的關懷。

我們希望用教育獲致的成效是「引導孩子透過自己的權利,從日常生活中用行動來改變動物的處境,為動物與環境帶來新的力量。」美國人道協會也表示,他們落實教育工作所獲得最大的成果是「引發兒童對待動物的態度更具有悲憫心與仁慈心,並且以負責任的方式照顧動物。」有93%的學生報告說,他們會更加關注動物福利與環境保護。

▋校園中動保教育的研究與推動實例

在台灣,有些老師特別關心動保,所以也有一些研究。像是2012年何瑞瑩老師「以動物保護為軸之國小中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行動研究」的成果就顯示,她發現學生在保護同伴動物、表演動物與野生動物方面,抱持積極正向的態度,並體悟到生而平等的觀念。

蘆洲國小的何瑞瑩老師,曾經為19個小朋友上過鯊魚保育課,有些孩子從此拒吃鯊魚肉,還有幾個進而付出行動,去向其他班級同學分享保育鯊魚的觀念;另外,我也聽過台南復興國小的蔡坤錚老師,他對學生提起鮪魚濫捕、濫吃,甚至變成美食季的情形,後來學生也自發性地畫宣傳海報、投書,來推動鮪魚保護。

還有彰化大興國小的杜美慧老師,她在學校帶領孩子一起照顧校犬,結果同學變得更負責任、上課氣氛也變好,他們還帶校犬去其他班級做流浪動物的宣導,學生更發起「為流浪動物絕育」的行動。可惜後來狂犬疫情發生,學校請老師把狗帶離校園。杜美慧老師也做過研究,發現孩子在照顧流浪動物的歷程中,無論是同理心、關懷情意或行為上,都獲得練習的機會,有助於學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狗狗還成為班上單親、家暴等特殊家庭學童的心靈療癒師。

八里國小則有一位黃玉枝校長,她讓老師帶著學生替校犬梳毛、跟狗狗一起遊戲。我必須說,假若一個八里國小有3,000人,我們絕對沒辦法讓學校收容3,000隻流浪動物,但只要有一隻校犬,就足以影響3,000個師生。

孩子的互動經驗會引發情意,他們因為有實際跟校犬相處的正面經驗,所以回去後會跟家長說狗的事情。一般家長對狗都會覺得有威脅感、很危險、叫小朋友不要靠近,可是這些孩子回去用非常棒的經驗來教育父母,改變父母的刻板印象。動平會的教育目標也是擺在孩子身上。因為孩子們不但可以影響父母,而且具有行動力。

我自己本身原來是做動保議題的,成立動平會之後開始投入教育工作,這3年過程中,我發現孩子會回應我們,例如我們會做一些體驗活動,把孩子像那些被不人道對待的動物一樣圍困起來,體會身為這種動物的感覺;孩子回應說,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把動物救出來,也會寫回饋單給我們,這些都是行動力的展現。所以教育其實是預防的工作,也是一個社會安全網,如果虐貓虐狗的人、或他身邊的朋友,過去都曾受過這些相關教育,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虐待事件的發生。

▋同伴動物源頭教育為什麼重要?

過去我在公立收容所收集的統計表,雖然是早期的數據,但可以看到棄養數從民國97年的4,384隻,飆升到101年的8,094隻,這還不包括民眾以拾獲為名義的棄養。新屋收容所聽說105年也有5成的收容比例是棄養,現在公部門不知道為什麼,好像都不提供民眾棄養數據了。

由此可知,台灣有相當高比例的飼主欠缺各種觀念,例如動物行為知識、人與動物正向互動關係的概念、動物福祉等等,突顯了同伴動物源頭教育及預防工作的重要性與急迫性。相信有了這樣的教育之後,不當收養、飼養、棄養的情形,應該會減少,飼主也比較不會有那麼多藉口。

最近在花蓮發現一件案例,有隻狗一生被長期鍊起來,我們向飼主反應,結果她說:「那我不要了。」意思是送到公立收容所罰錢了事,狗被安樂死都沒有關係,還跟我們說:「只有你們這種退休人士或學生才會有時間關心狗。」而她當初領養的原因,是為了把狗當作吃廚餘的工具。所以飼主領養動物的態度非常重要,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棄養源頭。

▋動平會的動物平權教育

動平會目前執行的動物平權教育,有兒童與同伴動物互相支持計畫、「說故事給狗狗聽」孩童閱讀計畫、「守護動物者」親子營、「人與動物關係」教育講座、動物平權巡迴講座、影像工作坊、「人與浪犬安全互動」社區工作計劃等。

舉例來說,很多人會因為狗狗亂尿、吠叫、暴衝等種種原因,就把狗丟掉,所以「人與動物關係」的教育非常重要,大家必須了解動物行為,才不會輕易棄養。可是聽說動物行為課程很貴,目前台北市將這樣的課程用很便宜的學費推到社區大學裡去,讓市民去參與,這就非常好。

動平會發展的都是比較小型的方案,像「說故事給狗狗聽」的閱讀計畫,就有父母跟我們反映,說孩子不會再一直吵著要養狗、養貓、養兔子了,他們現在會慎重思考這件事情的責任。這就是我們透過孩子接觸動物的經驗教育,希望可以解決同伴動物被大量遺棄以及工具化利用的困境。

其他民間團體也有動物保護相關的教育計畫,像關懷生命協會、動社、流浪動物花園等等。我們從104年開始跟台北市動保處合作,提供學校申請動物平權講座,起先都沒有老師來申請,可是到了105年突然申請變多了,統計104年度全台有49所學校、4,000多人次受過這樣的教育。如果從6都開始,每個縣市能夠撥一些經費給動保團體做動物保護教育,是可以去延伸擴展到其他地方縣市的。

動平會拍攝的宣導影片:

▋民間動保團體還可以做得更多……

除了跟動保處合作之外,民間還可以做得更多。例如我們也可以與媒體合作,像獨立評論@天下的專欄,最近就有動保夥伴投書,這也具社會教育的功能;目前在大學,只有通識教育可納入動保相關內容,但有些教授會結合動物保護與自身專業開立相關課程,也是一個方法;還有各級學校的教師研習營、教師的網路社群,都是可以用動保為主題,分別去擴散的管道。

學校裡,只要有一個關心動保的老師,他的影響力就會非常大。像景興國中賴姿君老師,她平常在學校推動物平權教育,後來因為生孩子的緣故請了一年的育嬰假,沒想到收假回來發現輔導室所有老師都在教動物保護,讓她感覺不可思議,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認為個人很渺小,其實一個人也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

我們還可以仿效荒野的親子家庭教育、中小學的故事媽媽,關心動保的老師也可以成為教科書的編輯小組,甚至像性平教育一樣,爭取成為課綱的審查委員,將課綱中違反動保意識的內容拿掉,加入動保的面向,這些都是未來可以一起努力的。

▋學校教育沒有動保教育,除非老師主動關心

目前校園裡的環境教育普遍由學務處負責,生命教育由輔導室負責,生命教育教什麼?自殺防治、憂鬱症、消防演習、老人關懷等等,多半是人際互動方面,幾乎少有動物保護教育,因為老師缺乏這部分經驗,除非特別關心動保的老師才願意融入教學。以動平會來說,我們比較常被輔導室關心動保的老師邀請,所以學校這個區塊需要積極爭取。

校園裡的動物保護教育內容是什麼?並非大家一直喊動物平權、動物福利就可以,教育者也需要有正確的知識。舉例來說,國中教科書有一章,要學生用顯微鏡觀察魚尾鰭紅血球的流動,魚因此常常會死掉,有一位山夢嫻老師非常具動保意識,就用影片取代活體實驗。

所以正確知識很重要,並不是課程提到動物就叫動保教育。例如帶學生去生態農場觸摸餵食動物、看動物表演,就是非常負面的教學案例。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對動物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動保是非常情意性的教育,用同理心感受動物的處境,互動經驗最容易引發這個效果,所以學校最好可以養校犬,可是這件事需要很多條件的組成才能夠促成,尤其必須有負責關心的老師才行。

另外,動保教育必須要打破只有犬貓的框架,各種動物都要關心。人類社會接觸這麼多動物的面向,可是目前好像都集中在同伴動物上,那是因為台灣的流浪動物問題實在太嚴重了,所以我們去學校一定會用動物平權的角度來宣導,當學生會用平權的觀念去思考時,就算我們以同伴動物為主題,不管實驗動物、餐桌上的動物、野生動物,還是能引發學生的關心,這也是動平會致力的重點。

▋目標:將動物保護納入教育體制

曾經有位老師跟我說:「看到大橘子這類虐殺案件,就覺得我們的生命教育很失敗。」我們沒有在學校推動動物平權教育,當然會失敗啊!現在生命教育有7大議題,性平、環境、海洋、人權都融入教材裡了,那麼動保是不是也可以比照辦理?很多民間動保團體都已經開始動起來了,我們試試用10年時間看有沒有可能把動物平權教育納入體制,融入師生的教育學習上,而不是只有關心動物的老師才教。

現在政府推行高中以下師生需要4小時的環境教育認證時數,如果政府也能積極推動公立收容所轉型為環境教育認證的場域,讓孩子去那裡了解每一隻動物的故事,學習感受動物被棄養、收容、撲殺的處境,學習同理心與負責任的態度,應該可以提高學校參訪的意願。而且收容所還是現成的場域,學生一旦去收容所學習過後,回到生活中就能去反省社會對待流浪動物的態度,並用行動去改變。

▋關心孩子,請正視孩子動保教育受教權

2000年的時候,比較陰性氣質的男孩葉永鋕,最後死於無人的廁所裡。當初大家對性別意識都懵懵懂懂的,不懂得尊重不同性別氣質的人,基於葉永鋕這個事件,一群人開始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現在不管用什麼方式,各個學校都要教。

那麼動保教育呢?2015年以來發生過那麼多事情,簡園長、大橘子、斑斑,這些事件還是有機會被揭露的,還有很多動物的苦難是沒有被發現的,是不是應該有一群人能像推動性平教育一樣,推動動物平權教育進入學校課程及體制呢?我認為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辦親子說故事活動時,有父母跟我說:「當初是孩子看到貼在學校的海報,主動要求來參加課程的。」我覺得現在少子化,大家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不要小看孩子,他們還會主動對動保教育產生興趣,參加完之後孩子也覺得很好、收穫很多,親子雙方都有一些改變。所以請重視孩子動保教育的受教權。雖然民間一開始規模都是小小的,但是慢慢辦起來會有成果的,我相信這個未來是可以預見的,雖然需要花一些時間,但值得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iwan Animal Equality Association(TAEA)—動物權(Animal Rights)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

詳細介紹...

※以上文章純屬作者見解,非本站立場

 

相關文章:

隨機文章: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輸入0字,剩餘 500字)

請稍候...

建議使用IE7.0以上, FireFox 3.0以上, Chrom的瀏覽器,瀏灠模式1024x768
本網站內容、圖案、著作權 及責任歸作者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使用
© 1997-2024 suiis|素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