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期刊專題探討替代蛋白在發展中國家的潛力


Image by freepik

《營養發展期刊》(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由美國營養學會出版)最新一期專題探討了替代蛋白在中低收入國家提供足夠蛋白質攝入的潛力,同時避免畜牧業帶來的負面環境影響。

這一專題包含8篇文章,從不同角度討論了這一主題:

  1. 摩利·戈登(Molly Gordon)等人以農業生態學原理評估替代蛋白在發展中國家的適用性,強調生態、本土知識和傳統。
  2. 亞當·德雷文斯基(Adam Drewnowski)質疑替代蛋白是否能夠阻止"班尼特定律"(隨收入增加,消費者偏好動物蛋白而非主食作物)在發展中國家的趨勢。
  3. 諾拉·薩多斯基(Norah Sadowski)等人探討了一些案例研究,說明如何提高替代蛋白在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強調"本地採購、正面宣傳以及融入現有飲食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4. 維維卡·克拉克(Vivica Kraak)等人探討了發達國家政策如何為發展中國家替代蛋白的開發、營銷、可接受性和價格可承受性提供指引。
  5. 曼莎·卡普爾(Mansha Kapur)等人指出,許多環境和營養指標是為發達國家制定的,需要針對發展中國家制定新指標,以評估替代蛋白的影響。
  6. 尼蒂婭·維薩姆賽蒂(Nitya Vissamsetti)等人探討了一些加工技術,可提高發展中國家當地生產的植物蛋白質含量。
  7. 雷紙姆·塔爾瓦(Resham Talwar)等人分析了收入增長、城市化和市場擴張如何為發展中國家的替代蛋白創造新機遇。
  8. 卡特琳·格拉德爾(Katrin Gradl)等人評估了開發不同替代蛋白所需的技術、經濟和社會工具,得出結論認為成本低廉、有現有基礎設施、較高消費者接受度的大豆等植物性蛋白或最有吸引力。

這一專題的導言稱:「本專題旨在闡明過去幾十年替代蛋白產業的最新發展,並探討對中低收入國家的影響。分享替代蛋白研究、生產、納入食品體系和市場的知識和做法,或許能夠鼓勵在發展中國家安全、可持續、價格合理、營養豐富並改善飲食方式的解決方案,同時推動地球健康。」

替代蛋白的環境優勢已經獲得公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去年12月的一份報告發現,植物性、細胞培養和發酵肉類替代品有望大幅減少畜產品的環境影響。此外,2月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也得出結論,植物性肉類替代品與整體植物食品具有類似的環境效益。

【素易徵稿】
素易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suiis.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村民留言
留言內容(500字以內,純文字,不接受html符號)
    臉書留言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Top